2024年08月1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国内国际

养老照护新职业涌现 专业人才缺口大

新华社记者 刘芳洲 吴振东 张海磊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向社会发布一批新职业、新工种,其中,在养老护理员职业下增设了社区助老员、老年助浴员2个工种。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占比21.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亿、占比15.4%,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从老有所依到老有所享、老有所乐,近年来,养老行业呈现新需求、新变化。记者走访上海、湖南、四川等地了解到,随着养老服务的细分和专业化,养老领域出现更多就业增长点。业内专家建议,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规范职业技能标准,多举措提高从业者综合素质。

破解养老难题 新职业不断涌现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九如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的护理员张波近日来到家住洪雅县洪川镇的刘爷爷家,为其提供助浴服务。

76岁的刘爷爷脑溢血后部分肢体偏瘫,同时患有一些基础性老年病。“要先测量老人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再进行助浴,其间也要随时关注老人的状态。”他说。

“现在天热,洗澡是个大问题,多亏了他。”刘爷爷说。

洪雅县九如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护理主任王东梅介绍,上门服务的护理员至少要经过3至6个月的培训并取得专业护理员证书,助浴过程中给老人翻身也有规范的手法,避免二次伤害。去年6月公司成立居家服务部,目前每天有六七十单,包括营养餐配送、功能维护训练、助浴等业务。

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对从业者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养老顾问等在内的一系列领域更细分、专业性更强的新职业应运而生。

上海是全国最早推行养老顾问制度的城市之一。截至2023年底共有养老顾问点6988个,养老顾问人数达1.03万人。

“很多有养老需求的老人,对政策等常有困惑。我们通过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咨询,为他们解读推荐合适的养老资源,帮助老人更精准、更便捷地对接所需的服务。”上海市长宁区仙霞新村街道养老顾问黄丽说。

专业化精细化人才缺口较大

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随着养老需求不断变化,专业化、精细化人才缺口仍然较大。

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据上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末,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68.0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37.4%。与之对应,上海市养老护理员总数约为6万人,存在较大缺口。

今年1月,上海发布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职业(工种)目录,养老护理员位列其中,可享受上海市人才引进等政策支持。

“当前以护理员为主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多为中老年人,青年人较少;养老社工、健康管理师等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存在不足;由于培养时间长,养老服务经营管理人才也较缺乏。”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说。

“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综合管理人员,既懂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又懂采购等工作。”长沙市天心区社会福利中心负责人陈琪说。

同时,记者走访一些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发现,市场上养老专业人才供给存在“供不应求”现象。“行业人才很吃紧,养老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有时会有多家企业来抢1个学生。”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教师潘国庆说。

上海市北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一线养老护理员紧缺,培训中心每月会开展2至3个养老护理员初级班培训,学员基本上结业证书还没拿到,已经被各类机构预订。

(据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