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千家事 温暖万人心
记者 季俊磊 通讯员 朱国扬 文/摄
说起“大胡子”王卫新,金东百姓几乎无人不晓,不仅因为他代表性的大胡子,更因为他为许多人化解心结、维护权益。王卫新是金东区人民法院物流共享法庭庭务主任、特邀人民调解员。不久前,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金东区“大胡子老娘舅”调解员王卫新光荣上榜。
2013年起,王卫新在金华卡车城设立调解室,开始义务参与物流行业调解工作;2021年10月,金东区卫新调解工作室受邀入驻金东区矛调中心(现金东区社会治理中心),承担全区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的兜底化解;2023年3月,他被市中级人民法院特聘为重特大疑难复杂案件特邀调解员……近3年来,他成功调解纠纷共计1163件,其中重大疑难复杂案件126件,收到锦旗200余面。他说:“我希望所有人知道,金华有个专门帮助物流行业群体调解纠纷的地方。”
调解+普法 调解成功率达99%
“大胡子”的调解经历缘于一次货运纠纷。一名退伍后从事货运业务的转业军人及其妻子找到他,表示原先的运输司机遭遇交通事故,夫妻俩临时被货主委托继续运输水果,结果到达目的地后,水果已经全部坏了。“运输费才几千元,不仅没赚还要赔十几万元,实在赔不起啊。”夫妻俩哭着向“大胡子”求助。
当时,“大胡子”还在从事铁路货运业务,亲眼见过许多货主、货车司机与经销商之间的纠纷,对于货车司机风餐露宿的艰辛深有感触,于是决定力所能及地帮助这对夫妻。“大胡子”一边与货主、水果经销商沟通,一边安抚夫妻俩的焦急情绪。在他的耐心沟通下,最终货主同意让渡一部分权益,减少赔偿,经销商也被“大胡子”诚恳的态度打动,同意不收取代卖费用,并承担一部分运输费。
有了这次调解经历,“大胡子”对调解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它能给家庭带去幸福,也能为社会添些稳定。然而,物流行业规则错综复杂,车辆大小、公里数等专业标准都会对事件裁定造成影响,开展调解工作往往需要法律专业知识支撑。
2021年12月,金东法院成立“物流行业服务站”共享法庭,依托“一屏一线”实现法官对调解员的诉前指导。“我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有了特设共享法庭,遇到难以认定的法律关系及偏门的法律条文,我和团队可以通过共享法庭连线金东法院法官及时答疑解惑,让我们从更专业的角度为大家提供调解服务。”谈到共享法庭提供的帮助,王卫新深表感激。
作为该共享法庭的庭务主任,王卫新带领调解团队依托共享法庭云端连线金东法院法官,凭借专业法律知识的助力,实现法理、情理的有机结合,为物流行业人群提供“调解+普法”指导和服务。该共享法庭成立以来,已开展普法宣传20余次,接待群众500余人次,通过法官全域指导成功化解300余起物流纠纷,涉及金额7000余万元,调解成功率达99%。
法官+调解员
推动基层善治
随着物流调解经验的丰富,“大胡子”近年来收到更多其他领域案件的委托调解,调解工作室成立后,他将物流纠纷调解交给团队两名助理,自己则奔赴下一个“战场”——帮助法院诉前化解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跟妻子刚结婚不久,长期在牢狱服刑对我们的家庭打击太大了。希望你们可以帮忙化解矛盾,让我们邻里以后和谐相处。”当事人金某涕泪交加,向承办法官和“大胡子”诉说自己的悔恨。
这是金东法院携手王卫新帮助一起故意伤害罪案件的当事人从源头开始调解的纠纷。当事人金某与杜某为相邻商家,因肢体冲突造成杜某轻伤二级,后金东检察院以金某涉嫌故意伤害罪诉至金东法院。
双方积怨颇深,杜某拒绝接受赔偿及出具谅解书。承办法官认为仅依靠一纸判决不能根本解决矛盾,甚至易放大当事人的对立情绪,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对此,金东法院启动“法院+”多元解纷联动机制,由王卫新参与案件调解工作,在前端帮助两家人修复邻里关系。
“我不接受调解和赔偿,都是日积月累的矛盾,我觉得就要让他长个教训。”面对当事人杜某拒绝调解的态度,承办法官、王卫新第一时间联合当地村委会开展调查,共同协商制定调解方案。
一个星期内,王卫新多次到杜某家中耐心调解,关心问候其伤势恢复情况,不厌其烦地开导沟通,最终杜某同意调解方案即接受金某的道歉及赔偿款16万元,当场出具谅解书,双方握手言和。后金东法院依法从轻处罚,判决被告人金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
微信群+基层调处
传递人性光芒
王卫新的手机中有十几个微信群,里面都是货主、货车司机以及案件当事人等接受过其帮助及调解的人,他们的聊天记录中不乏感谢:“您让我感受到金华这座城市很暖心”“感谢您的调解,让我对生活燃起新的希望”……
在微信群中,经常可以看到王卫新为商户、当事人普法,为群众科普买卖合同、运输合同类以及日常法律知识,帮助经营户、当事人从源头形成法治观念。王卫新曾收到三面锦旗,来自同一案件的原告、被告与第三人。
原告黄某、被告姜某分别为案外人盛某(已病故)的第一任、第二任前妻,第三人朱某为盛某继母。被告姜某与盛某婚后建造涉案房屋,房屋宅基地使用权以盛某与第三人朱某的名义审批取得,被告姜某的女儿方某曾出资40余万元参与房屋建造。因原告黄某对病故前的盛某悉心照料,盛某在遗嘱中表明涉案房产“其中我的份额全部留给前妻黄某继承”,三方当事人因此产生物权保护纠纷。
此前原、被告针对涉案房屋存在长期纠纷,均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导致矛盾越积越深。为此,金东法院多次召开审委会、专业法官会议,讨论出多套调解方案,并由王卫新开展调解。“我第一时间调查取证,发现法院曾判决确认盛某遗嘱内容合法有效,结合其他事实,涉案房屋存在多名共有人的可能性。为彻底化解矛盾,我与三方当事人分别沟通,结合情理法多角度分析症结点,深入浅出地释法明理,明确当事人的房屋享有份额。”王卫新说,经过3个月的耐心劝导,当事人达成庭外和解,约定涉案房屋(共5层楼)中一楼使用权归原告黄某所有。
类似的基层矛盾调处,王卫新参与了很多,每次他都遵循一个原则:法理不外乎人情,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去年,金东法院拍摄制作以王卫新为原型的法治微电影《有请大胡子》,荣获首届平安金华“三微”比赛一等奖。王卫新说,人民调解员是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的重要力量,以“法官+调解员”的模式共同发力,将切实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从而实现“矛盾不上交、化解不上访、信访不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