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市民问政

高质量体育生活 离市民还有多远

记者 陈芮 周律江/文 陈芮/摄

巴黎奥运会期间,相关话题占据了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热门榜,大家除了盯着奖牌榜的变化与运动员的表现以外,关于全民健身的话题也被频频提及。

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区体育运动场所、体育培训机构、百姓健身房等地,发现运动热潮一浪接着一浪,参与人数多了、年龄层次广了、运动项目更丰富了。

随着我市圆满完成省运筹办、亚运协办任务,一批高规格的专业场馆拔地而起,我市体育事业也迎来新的风口。面对群众日益高涨的运动热情和对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和相关配套服务的更高需求,我市该如何做好体育事业发展文章?市民对身边的体育环境还有哪些期许?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A 热度持续 奥运热门项目受追捧

巴黎奥运会上,浙江游泳运动员潘展乐以46秒40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徐嘉余摘得男子100米仰泳银牌,汪顺在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项目上获得铜牌,江苏游泳运动员张雨霏以2金3银5铜刷新了中国游泳运动员个人奥运奖牌总数的纪录……苏浙沪“包游区”再次走红网络。

浙江有水系发达的地理优势,游泳运动还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不少中小学校开设了游泳课,游泳纳入体育的中考考试范围,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游泳氛围,让这项运动的人气一直居高不下。

昨日14时许,市体育中心游泳馆下午场刚开始不久,训练池和比赛池就迎来了不少游泳爱好者。数据显示,8月1日至15日,游泳馆进出人次近7万,处于高位。

他们中,有被家长送来培训的小学生,以掌握游泳技能为目的;有结伴而来的有游泳基础的初、高中生,以锻炼身体为主;还有不少成年人,希望以游泳来塑造身形,缓解工作生活的压力。

一旁浅水区里,少儿游泳班开课了,这是郝教练今年暑期带的第4批小学员,从7月初培训招生以来,暑期课程一直没有间断。“从上午8点左右开馆到晚上9点半闭馆,每天课程都排满了,基本上是零基础的小学员,大的五六年级,小的幼儿园中班。”

该游泳馆经理朱波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市游泳设施不断完善,学校和家庭的重视,暑期带孩子学游泳成了家长们的一种选择,游泳也成了金华孩子的一项必备技能。“今年暑期,游泳馆培训班小学员超过250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0%,有近2000名初中生在这里精进游泳技术,备战游泳中考。”

他介绍,巴黎奥运会上浙江游泳运动员的出色表现,进一步点燃了家长和游泳爱好者的热情。得知游泳苗子对父母和孩子身高有要求,一些家长特意带着孩子来找专业教练咨询;一些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变成“天天打卡”。

除了像游泳一样的大众运动项目,随着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网球赛场上一举夺魁,网球这项较为小众的项目也迎来了众多练习者。

美团数据显示,7月以来,网球运动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6成,网球体验课、网球培训季度课在平台热销,网球运动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72%。

晚上7时许,在金东区毅动体育公园室内网球场,00后周旭冉开始了私教课程。

“我是7月报班到这里学习网球的,当时有几个朋友也蠢蠢欲动,但最终没有一起来。奥运会上郑钦文夺冠后,大家都来问我学得怎么样,于是在我的安排下,那几个朋友拿起网球拍,加入了进来。”周旭冉兴奋地说,“以后找网球搭子方便了。”

这两天,网球教练陈文峰在俱乐部三个网球场地里来回穿梭,从上午7时开始到晚上9时,连续泡在网球场教学。

“每节课1小时,能安排的时间都排了课,有的学员想临时加课,根本没时间。”陈文峰就职于火山网球俱乐部,在金华担任教练近4年,今年暑期金华人对网球运动的喜爱程度,是他从未碰到过的,“除了课程多,前来咨询的孩子家长和成年人数量翻倍增长,什么孩子适合打网球、费用贵不贵等,大家都很关心。”

除了游泳和网球项目火热,从美团平台数据看,射箭、乒乓球、羽毛球也受到市民追捧。射箭馆搜索量同比增长40%;“国民运动”乒乓球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50%;羽毛球订单量同比增长90%。

B 人才培养 体教融合等难点需突破

浙A孙杨,浙B汪顺,浙C潘展乐,浙D谢震业……近几年的国际赛场上,来自浙江的名将在各自赛道夺得耀眼成绩,让金华网友急得纷纷“摇人”:呼叫浙G运动员。

体育人才培养是提升体育事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金华是怎么做的,面临哪些难点?昨天,记者来到市体育运动学校寻找答案。

下午5时许,在该校重竞技馆跆拳道训练场地,40余名市跆拳道队运动员和30余名来自县(市、区)备战市运会跆拳道比赛的运动员正在日常训练。

该校副校长、跆拳道队教练林仁耀表示,网友的期待对学校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学校主要职责是培养运动员参与省运会、全国青少年系列赛事和其他国家级比赛,为省队、国家队输送人才。从2022年举行的第17届省运会的成绩看,作为东道主,金华代表团实现了质的飞跃,金牌数、奖牌数、总分均列全省第四,在田径和重竞技等传统长项上展现出较强优势,这给我们带来很大信心。”但他也坦言,对标省内外其他城市,金华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体育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招生、培养、输送,环环紧扣。在招生也就是选苗子环节,市体校在每年7月、12月统一集训前,派教练员到各县(市、区)物色人才,从各地举办的运动会或集训点找成绩优异的孩子。因为不同运动项目需要的苗子不同,市体校还面向全国招生。

“苗子选好后,要进行专业的身体体检、文化测试和心理测试,过关后进入统一集训阶段。”林仁耀称,好苗子可遇不可求,常常会遇到孩子条件很优秀,但家长反对的情况,“家长对孩子从事专业体育道路多少有些顾虑,苦不苦另说,就算练出成绩了,退出职业运动员身份后,今后发展方面存在局限。”

家长的担心不无道理,以往普通学校和体校被教育和体育两个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造成了客观上体教分离的局面。这也导致了大量优秀运动员在小学升初中的时候就要面临“二选一”的抉择。

2020年,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中,鼓励各地要靠加强各级学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这也意味着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可以保障更多高水平运动员从小学到大学的上升通道。

“只要是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就可以通过高校单考单招途径进入大学。去年、今年,市体校超50%的学生以这样方式升学,并有多人考入‘双一流’大学。”林仁耀表示,目前,市体校是学生三集中(训练、读书、住宿)管理,能够保障学生文化课学习,但不少家长仍担忧体校文化课学习氛围,拒绝让孩子从事专业体育。

好在这些问题正在一步步解决。8月13日,我市召开全市体育事业发展座谈会,为金华未来体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就有建好体教融合的规划和目标。

“会议指出,我们要招引培育优秀体育人才,建好‘124’(1所高中、2所初中、4所小学)体教融合体系,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我听了后信心倍增。”林仁耀相信,在政府和全社会的支持下,金华体育人才培养会越来越好。

设施赛事 推进设施建设赛事举办

C

近年来,我市体育设施建设稳步提升。特别是亚运会、省运会期间,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体育设施建设,新建改造10个亚运场馆、34个省运场馆,全面提升了全市体育设施水平。

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市本级公共体育场馆坚持免费或低收费对外开放。其中,市体育中心实现365天全开放,去年累计接待服务市民超260万人次。另外,各类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一直在有序推进:每年新建包括百姓健身房、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游泳池(拆装式游泳池)在内的各类基层体育设施100个以上,3年来共计建设完成各类基层体育设施360个。特别是2023年省级民生实事体育设施项目,从立项到后续建设进度排名一直位居全省前列。

“后亚运”时代,我市充分利用场馆优势,积极承办各类赛事活动,满足市民健身需求。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市已先后举办金华马拉松、全国藤球锦标赛、“我的乒乓我的梦”全民乒乓联赛、“跑向春天跑向你”迎新跑等245场各类赛事活动。参赛人数累计达到11.6万人次,观众总人数超过44.3万人次,累计带动经济效益超6000万元。

下半年,我市重点办好金华市第十届运动会。这是全市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本届市运会设置25大项共计38项比赛,已于7月25日正式开赛,将于9月29日闭幕,预计有8000多名运动员参加。除了往年既有的竞技体育项目外,还借鉴省运会经验做法,新增了棋类、轮滑、模型等群众体育类项目和金华特色的电动冲浪板项目。目前,市运会各项赛事有序推进,进展顺利。

另悉,我市还将承办2024全国电动冲浪板锦标赛、金华龙舟大赛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进一步满足市民需求。

D

市民期待 百姓健身房等服务再提升

“百姓健身房的确是便民健身的好举措。问题是,很多本地市民都不知道身边最近的百姓健身房在哪里?”老家在江苏苏州、被公司外派金华驻点工作的蒋斌杰颇有“怨念”。

蒋斌杰说,他一直有健身的爱好。来金华工作后,他先后租住在婺城区三江街道当代华府、新都会等小区。听说有百姓健身房后,他问过同事,也问过当地部分住户,还咨询过小区保安,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说清楚最近的百姓健身房在哪。

“我是登录金华市体育局的官方网站,才在上面找到小区周边的几家百姓健身房地址。后来,经社区工作人员告知,才知道通过‘浙里办’App,也能查询到百姓健身房的地址。”蒋斌杰建议,希望相关管理部门、街道或社区,能够在所辖各小区的主要出入口附近,比如在保安室等处,多张贴一些周边百姓健身房的宣传告示,让更多本地市民和像他这样的外来人员,可以快速找到百姓健身房,更好地享受政府给予的惠民健身举措。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作为一项打造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的民生实事,百姓健身房的数量不少。然而,其实际运营情况尚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有的百姓健身房设置在社区二楼,周边市民都不一定知道;有的百姓健身房在双休日或晚间并不开放,避开了上班族正常的休息时间,想去却去不了;有的百姓健身房缺乏体育指导员,或由管理人员代替指导;有的百姓健身房没有维护好门禁系统,市民出入不方便……种种问题,无形中抬高了市民使用百姓健身房的门槛。

“现在网购很方便,能买到各种羽毛球拍和球拍线,但在拉线(穿线)环节,有些网上商家提供的磅数(球拍上弦的拉力)不太精准。我一般都找线下商家,按自己所需磅数现场拉线。”市民周先生是资深羽毛球爱好者,对装备有相对要求。在他看来,体育赛事和民间体育运动的推广,除了场地、装备等硬件设施以外,还需要逐步提升周边专业服务。

周先生说,在他的同事、亲戚和朋友中,有喜欢打乒乓球的,时不时需要更换胶皮或补胶;有喜欢跑步的,一些高档鞋款需要专业维护;有喜欢打网球的,也需要拉线服务……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运动装备的个性化需求和专业服务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就金华来说,目前运动装备和专业服务的网购比率较高,可以线下体验的运动装备店和专业服务商相对较少。

另外,部分体育运动爱好者认为,本地专业运动场地还存在一定缺口。“像市体育中心体育馆,有时候一个月内会因为举办赛事而暂停开放,只能临时换场地,但专业场地并不多。”市民陈功说,“设施较好的室内场馆,一到周末很难预约到。如果是提前预约,又不能确定能够如期前往。如果能多一些专业场地,即便收费稍高一些,也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