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民生

“生态警长”护航“金山银山”

记者 季俊磊 通讯员 胡筱俊

日前,永康市公安局花街派出所组织了一场生态警营开放日活动。“这是银缕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濒危野生植物,永康仅分布于……”现场,民警夏方方为前来参加活动的学校师生们介绍了野生动植物标本和生态保护知识,让他们零距离体验公安生态保护的工作。

夏方方从警13年,是一名社区民警,也是永康市最早的一批“生态警长”。两年多时间里,夏方方从一个生态环境保护的“门外汉”,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分辨各种野生动植物的“守山人”。他说:“择一事,虽不一定能终一生,至少现阶段要努力做好。”

生物多样性的“守护者”

永康大寒山生物资源丰富,有1500余种植物资源和400余种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背后,离不开诸如像夏方方这样一批“生态警长”的辛勤付出。

“这株就是被誉为亿年‘活化石’的香果树,起源于距今约1亿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是去年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联合考察队在永康首次发现。”夏方方介绍,花街派出所辖区有各类古树名木131株,其中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有13株。

每一株树木长势如何、位置在哪,夏方方都了如指掌。

“这里的监控必须装!”在他人眼中,夏方方对保护生态环境有股轴劲,考虑到林木存在破坏风险,他一步一个脚印勘点设计,将想法反映给相关部门,目前已在古树名木周边新增监控探头103个,织密了生态防护感知网。

面对连绵的山脉,夏方方知道光有“铁脚板”不够,还要科技加持。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学习,通过了无人机驾驶考试。他说:“借助无人机,实现各类生态要素空地一体动态监测,为生态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群众眼里的“守山人”

“夏警官,多亏你帮忙联系技术人员免费上门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今年黄桃品质比去年好,快来尝尝!”夏方方每周都会走访一轮辖区村居,向群众了解周边生态情况。群众对这位有呼必应的夏警官非常熟悉,纷纷加入“生态义警”队伍。

“我的手机微信里,添加的村民有6200多人,义警队伍从原来几个人到现在200多人。”夏方方说,林区哪里有疑似烟火,哪里有人放置捕兽夹、捕鸟网……他都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迅速做出处置。

此前,在开展夏季治安整治行动中,夏方方根据线报,2小时内成功抓获使用气枪打鸟的非法狩猎嫌疑人1名。除了日常打击防范,他还依托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协同多部门不定期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行动,对破坏生态行为开展全链条打击。今年以来,办理涉生态类案件11起,抓获非法狩猎嫌疑人15人。

为破解区域联动不足问题,夏方方主动与义乌等地派出所对接,建立县际边界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实现了矛盾纠纷联调、生态治安联防、应急事件联动。截至目前,在联动共享机制下,寻回走失驴友27人。

助农共富的“护航兵”

目前,正值水稻管护的关键时期,永康花街镇小界岭村的村民们将黑斑蛙苗投入稻田,开始了新一轮的“稻蛙共作”种养模式。

“钱大伯,稻蛙共养咋样了?”“第一批蛙苗都投放进去了,一亩地能养殖黑斑蛙三四千斤,经济效益估计能过万元!”8月5日,夏方方来到小界岭村走访,见钱大伯在田边用网纱筑围栏,立马走过去帮忙,提醒他相关注意事项。

近年来,夏方方根据辖区实际,积极组织“生态义警”走进田间地头进行防范宣传,及时消除隐患,为农民增收助力。与学校、企业等单位合作,打造生态保护宣教站,组建“生态宣讲团”,开展相关系列安全知识讲座62场、惠及群众2000余人。

夏方方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生态警长’,更要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