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浦江竞逐旅居康养服务新赛道
记者 傅夏璇 浦江县融媒体中心 陈好
近期,位于浦江县虞宅乡茜溪幽谷轻度假区内的前明村茜溪民宿人气爆棚,129间房几乎天天客满。来这里康养度假的不少人是上海游客,舒适的气候和慢生活节奏让他们幸福感满满。
“浦江景色美,民宿好,每天早起出门就能呼吸新鲜空气,吃的都是村民种的蔬菜粗粮,非常适合老年人康养。”上海退休职工何女士每年都会约上三五好友来茜溪边度夏,民宿及周边棋牌室、图书馆、体育馆、游泳池等配套一应俱全,让何女士特别满意。
浦江,因水得名,也因水而美。“五水共治”让浦江重现绿水青山,全域变景区。该县以“银发经济”为切入点,持续擦亮“康养浦江”新名片,着力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画卷。一批又一批上海及周边城市的老年团、康养团来到浦江,体验浦江的独特魅力。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加速转化 “银发经济”带来新机遇
旅居诗画浦江,康养山水之间。
64岁的杭州市民王先生和老伴今年把目光投向世外桃源般的中余乡坪上村,选择在此避暑休养。“感觉这里凉快很多,晚上不用开空调。黄泥岭古道、竹林庵古庙、观日台很不错,景色原生态,我们准备待两个星期,好好享受乡村生活。”
今年,坪上村整合现有景点,融合竹林、露营基地等项目和民宿群资源,通过“微改造 精提升”,村内18家民宿接待能力大幅提升。上海、杭州、诸暨等地游客纷纷慕名来此避暑纳凉,体验乡间劳作、采摘果蔬的乐趣。
大畈乡作为省级生态乡镇,空气质量优,年均PM2.5指标低于23微克/立方米,大姑源村内负氧离子浓度高达1万个/立方厘米以上,适宜山水康养。据大畈乡副乡长黄巧莲介绍,8月9日,上海首批50人康养团在大畈乡上河村开展三天两夜旅居,游客反响良好。作为省级民宿集聚村与浦江县旅居康养试点村,上河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明显。上河诗人小镇曾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截至目前,上河民宿集聚村共有民宿38家,500余个床位,能承接团建、疗养、家庭朋友聚会、亲子打卡、情侣度假等,满足不同团队和家庭需求。村里开展水龙表演、采茶制茶、诗乐体验、长桌宴等民俗活动,游客可以按需体验。“今年6月以来,大畈已接待游客73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超900余万元,充分利用山水资源激活文旅经济。”
以上河村为代表,该县推出民宿等级评定、适老化改造、夜经济业态打造、服务配套衔接等工作,发展候鸟式养老、度假式养老等旅居康养业态,深耕“康养+旅居”文章,持续提升民宿从业者队伍养老护理能力,不断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客房卫生间添置了护栏和座椅,方便老人洗澡同时保障安全。每个房间还配备了报警器,客人有问题需要解决,按一下铃就可以。”浦江沐辰民宿负责人周桉行认为,要让游客住在浦江民宿有一种住在自家的亲切感。
今年以来,该县文广旅体局在继续做大自然风光旅游线同时,充分发挥万年稻作文明、千年孝义文化、百年书画墨香等地域文化的金字招牌作用,打造以上山考古、“江南第一家”为主的历史文化线;以礼张书画、浦江乱弹、艺术工艺品制作为主的非遗文化体验线;以展示水晶工艺品、火腿系列产品的特色工业旅游线。为游客量身定制三日游、五日游、七日游等个性化康养精品游线,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来浦江养老的价值。
除提升旅居康养服务能力和质量外,该县还频频外出吆喝浦江山水文化,不仅扩大“康养浦江”名声,还引来外地高端康养项目。
“我们将建立更科学、更完善的工作评估体系,推动以‘银发经济’发展为总目标,开发推广更多高质量旅居康养民宿项目。”该县民政局副局长朱建军说,位于白马镇的浦江康养度假项目“桃源居”毗邻351国道,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该项目拟设计床位460余张。未来,“桃源居”将锚定苏浙沪中老年康养群体,采取产业联营发展模式,整合县域旅游资源,打造省内一流乡村生活目的地,辐射周边乡村共同发展。
位于仙华山西麓的金坑源度假区,近日与裸心集团携手在度假区内打造顶峰藏品——云澜山居。这里拥有稀缺的山水资源与优越的生态环境,上依云端,下揽林海,未来这里将成为“浙中版”裸心谷,打造浦江旅居康养胜地。
“绿浦江”“黄浦江”双向奔赴 区域务实合作迈新步
同为“浦江”,这些年来,“绿浦江”与“黄浦江”联动从未止步。
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决策,浦江县把“接杭联沪”作为文旅产业发展主攻方向。7月19日,由浦江县政府、上海市闵行区文化和旅游局、闵行区浦江镇政府主办的2024年浦江文旅“双浦江”乡村旅居康养推介会在上海举行,“上海万人游浦江”活动同步开启。首批上海客人7月底抵达浦江县,本月还有10批约3000名上海老年人赴浦江旅游,体验山青水绿的康养生活,实地感受“诗画浦江”的山水味、烟火味、人情味。
据统计,上海约有568万老人,早年间就有许多上海人来仙华山旅居享受山居生活。随着8月底杭温高铁通车,浦江县与长三角地区城市时空距离将进一步拉近,也为该县实现旅居康养的一体化发展带来重大机遇。近年来,该县将旅居养老产业宣介和招商重点放在上海及其周边城市,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浦江文旅在上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逐渐升温。现在,不仅是仙华山,神丽峡、野马岭、江南第一家、诗人小镇、嵩溪等景区、古村落和特色市场都为上海市民所熟知。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党委副书记宋梅虹表示,希望上海旅行业界人士能将金华市浦江县的旅游新产品介绍给上海市民,带更多游客去金华浦江感受丰富的山水资源和厚重的文化积淀。
该活动是“双浦江”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实际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沪浦两地文旅推广、农产品展销,在产业助力、游客互送等方面为“双浦融合”、合作共赢发力。
该县还积极推进跨区域养老战略合作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团队与上海养老服务行业协会、浙江省老年服务业协会深度对接,达成资源共享、市场拓展、项目合作、引流推介、支持加盟等战略合作意向;请专家实地调研,围绕当地打造“万年上山 诗画浦江”为主题的长三角旅居康养目的地,面对面“把脉、会诊、开方”。
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徐启华认为,随着交通设施逐步改善,浦江与上海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当地丰富的文旅资源将吸引更多长三角地区游客前来旅居康养,有利于旅居康养一体化发展,促进老年消费,带动浦江县经济发展。
持续发挥区位优势 建设长三角旅居康养目的地
近年来,浦江借助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抢抓机遇,积极谋划布局“银发经济”新赛道,探索具有浦江特色的县域旅居康养产业发展路径。初步形成以大畈乡上河村为代表的民宿型、檀溪镇寺前村为代表的村居型和康养机构平台型等3种旅居康养模式。当地文广旅体、民政等职能部门排摸整合优质资源,将8个民宿农家乐集聚村及175家民宿、62家农家乐、296家中型以上餐饮、120家酒店旅馆、6个大型商超、15家养老服务机构、12家旅行社、AAA级以上景区纳入全县旅居康养资源库。
如今,打造长三角旅居康养目的地成效初显。茜溪民宿负责人虞水水最近忙得不可开交,他每天和上海各大旅行社沟通对接的电话上百个,民宿每天接待200余人的旅行团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庞大的客流来了,暖心周到的服务必须及时到位。”茜溪民宿为每个即将到来的团队配备“管家”,“管家”会提前将茜溪幽谷景区的宣传手册以微信等方式发送给游客,让他们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就能提前熟悉、品味浦江的风土人情。
截至目前,每天到浦江旅居的外地老人约在1000人以上,全县旅居康养收入达到1000余万元以上。
对于未来浦江“银发经济”发展前景,该县文广旅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华充满信心。他说,浦江将紧盯上海等周边城市退休老人群体,整合全县旅游资源,不断提升康养旅居接待能力、推出康养旅游新业态,力争明年实现每天接待3000人,让游客在浦江“吃住行”放心,“游购娱”安心。同时,浦江将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旅居康养目的地建设,力争引入长三角旅居康养联盟等区域合作机制,实现搭车抱团发展,推动浦江“银发经济”稳步发展。
“民宿+康养+旅游”的有机融合,旅居康养合作“朋友圈”逐步扩大,一幅富有浦江辨识度的康养画卷正徐徐展开,向长三角乃至全国人民展示康养图景。
来浦江,享受一次自然与健康的康养之旅;来浦江,享受一方生态与绿色结合的康养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