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新闻三秒区

永康经济开发区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

企业遇火情后“教科书式”处置获应急管理部点赞

记者 高婷婷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日前发布讯息,点赞永康市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突发火情时的应急处置。

回溯事件始末:8月1日中午,正在车间内工作的胡女士突然发现窗外有烟气飘过,她立刻探头查看,发现二楼有个窗口正往外冒烟。

“着火了!大家保持冷静,停止工作,按照紧急疏散路线有序撤离!”胡女士按响警铃组织大家疏散,并拨打了报警电话。

随即,找到火源的员工迅速切断着火机器的电源。一部分员工拿起厂房内配备的灭火器灭火,另一部分员工迅速接上水枪、水带,利用消火栓一同进行初期火灾处置。此时,喷淋系统感应到室内升温自动工作。接警的消防救援人员很快抵达现场。

因发现及时、处置得当,火势得到有效控制,事件中无人员伤亡,也未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发布《厂房起火,车间员工的“教科书式”处置,太赞了!》的文章后,网友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表示:“切断电源这个肯定是训练到位。”“这应急响应真的牛,疏散、报警、切电、转移周边可燃物、灭火,过程太娴熟了,应该没少练。”“这个案例反映出,该企业日常应急演练不是流于形式。”还有网友提出要附加视频下载链接,供企业培训使用。

“我们员工经统一的消防应急培训,在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反应;工厂配备了灭火设备和喷淋系统,为消防人员争取了时间。”该企业负责人胡先生复盘时表示,这一切得益于永康经济开发区持续深化的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据了解,永康经济开发区有企业3200余家,小微企业多,一厂多租等现象突出。为全面做好火灾防控工作,开发区构建“1+2+N”数治安全管理体系新模式,即1个数治安全管理中心、2个(应急+消防应用兼容)数治指挥系统、N个数治应急消防分站,实现“应急管理+消防联动”一手抓。同时,开发区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发展基层应急消防“一二三四五”体系(一个中心、两种能力、三防、四培、五道线),实现日常风险管控和事故警情处置一体化。

今年以来,永康经济开发区高效运用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应急消防培训学校,全力推动“1分钟响应、3分钟到达、5分钟处置”应急联动,开展消防培训演练3417场,排查整改隐患1.8万余处。

“消防安全不能流于形式,安全生产人命关天,要以零容忍态度开展隐患排查整改,把问题消灭在萌芽。”永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管委会将结合企业低效厂房改造、设备更新等重点工作,对“九小场所”、一厂多租、涉喷涂企业、涉可燃爆金属粉尘企业、涉锂电池企业进行集中整治,从源头上解决管理难、监管难、隐患根治难等问题,持续优化基层治理和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