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乾西升级机埠“解渴”耕地九千亩

本报消息(记者 余美娜 通讯员 洪珊)日前,婺城区乾西乡马淤村附近的东塘机埠内,随着灌溉水泵不断轰鸣,水流通过新铺设的灌溉渠道,精准地输送到每一块稻田。

眼下,正值晚稻播种后管水的关键时期。在婺城区乾西乡马淤村的田野上,一片片翠绿的秧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这一幅生动图景的背后,离不开该村东塘机埠的改造提升工程。

今年夏季,金华连续高温少雨。在这种天气下,必须要保证足够的灌溉水量才能让水稻“喝饱水”。对于灌溉面积达450亩的马淤村来说,保水抗旱是高温天的头等大事。“今年从7月份开始,金华的降雨偏少,主要靠机埠提灌用水,给农田保灌溉。”马淤村党支部书记吴尚成站在新改造完成的东塘机埠旁,向记者详细介绍。

面对如此庞大的灌溉需求,马淤村自2021年开启机埠全面改造升级。经过精心规划与施工,4个机埠得到了全面升级,不仅更换了高效能的水泵系统,还配备了完善的配套设施,如输水管网、控制阀门等,大大提升了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同时,为了确保灌溉用水的清洁与安全,马淤村还在机埠入口处设置拦污栅,新增标识标牌、计量和监控设施,安装防水防淹等设施。这座曾经老旧、功能单一的灌溉设施,经过一系列改造提升后,如今已焕新颜,成为助力当地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

东塘机埠的华丽蜕变,不仅是乾西乡农业灌溉设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生动缩影,更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实步伐。在过去的三年里,乾西乡以水利设施建设为核心,不仅新改建了12座机埠、4座水闸,还拓宽疏通了超过4000米的水渠,确保了9000余亩耕地的有效灌溉,惠及了超过11000名村民。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促进了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还通过节水灌溉、科学灌溉技术推广,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乾西乡将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快推进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升级,以更加完善的设施体系为乾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