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升级管控标准 引入智慧监测

义乌精细化防治大气污染

本报消息(记者 钱旭升)昨日上午,在义乌北苑路与景三路交叉口一施工现场,喷淋、高杆水炮、移动雾炮正在持续作业,就连挖机上也安装了喷淋系统。进出工地的施工车辆均需经过严格的三级冲洗流程——水池预洗、自动冲洗台冲洗及人工辅助冲洗。与传统工地相比,这里灰尘非常少。

工地相关负责人楼加胜告诉记者,今年8月,义乌召开了空气质量提质进位工作现场会,其中,住建部门在“7个100%”指导手册的基础上提出细化标准,他们工地作为试点,投入大量新设备,一段时间下来,降尘效果明显。

为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今年以来,义乌市蓝天办牵头定标准、定范围、定责任、定规矩,全面升级建筑工地扬尘管控标准、夜市餐饮油烟治理标准、道路保洁和洒水作业标准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中,义乌市建设局推出的建筑工地扬尘管控若干措施中,对企业主体责任、硬件设施、过程管理都进行了细化,要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切实履行自身责任;综合行政执法局推出夜市餐饮油烟治理要求,对夜市商户安装的油烟净化效率、净化风量、净化效果进行了规范,并在安装、清洗上了提出要求;环境集团结合相关政策和义乌实际,研究并制定针对义乌城市道路“洒、扫、洗、保”的作业流程,对路面冲洒、道路机扫、路面洗扫、人工保洁都作了明确要求。

为了做好大气污染精细化防治,义乌还采用数字化治理。在以往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商家和管理人员肉眼无法判定油烟排放是否超标,存在一定局限。今年,通过前期的摸排走访,北苑街道建设社区楼店小区61家餐饮单位都安装了油烟在线监测系统。

“这个在线监测系统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商户自己能够扫码查看自己的油烟是否超标,另外一个就是执法监管人员检查的时候,可以在平台系统里看到这家商户的油烟排放合不合格,有没有超标。”义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北苑大队副大队长应昊君告诉记者,如果超标了,他们会按照“服务+执法”的理念,先上门做一次“服务”,提醒商户油烟可能超标了,要及时清洗和维护。

与此同时,义乌市蓝天办联合相关部门聚焦餐饮油烟、工地扬尘、工业废气等大气污染源头,加大督查力度,助力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措施落地见效。督查过程中,蓝天办工作人员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职能部门和执法部门,督促他们跟踪整改到位。

据了解,义乌持续开展工地扬尘治理专项行动、渣土车运输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夜市摊点油烟整治专项行动等,建立并执行好高效统筹的协调机制、常态化运营机制、督查检查机制、交办督办闭环整改机制等常态化管理机制,深入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