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到消纳基本平衡 推动处置市场化运作
我市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如何再深化
记者 陈芮 文/主持 李建林/摄
建筑垃圾的合理处置利用,不仅能有效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也能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减少碳排放和对地下水的污染等。
目前,我市建筑垃圾如何进行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规范化处置如何再深化?8月21日,市新闻传媒中心《市民问政》栏目邀请市建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级)贲鸿程、市住房城乡建设稽查中心主任章雄飞、市农业农村局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何婕、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蔡翼鹏、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行政执法一处副处长卢华、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副支队长苏健做客融媒体演播室,与市民在线交流。
A
建筑垃圾产消基本平衡
利用率超95%
主持人:什么是建筑垃圾?金华建筑垃圾来源有哪些?每年产生多少?
章雄飞: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我市建筑垃圾来源从房屋、市政、交通、水利、农村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2023年全市建筑垃圾产生量约3581万吨,截至今年7月底,产生量约3307万吨,其中工程渣土约占比为85%左右。
主持人:2018年,我市被列入全国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2019年通过建设部专家验收。目前,我市建筑垃圾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如何,有哪些好经验做法?
贲鸿程:目前,我市建筑垃圾从产生到消纳基本达到产消平衡,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5%以上。比较好的经验做法有以下几点:一是专班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明显。成立金华市工程渣土常态化治理工作专班实行常态实体化运作,专班各成员单位紧密配合、协同联动,精准精细开展联合督导、联合执法等工作,指导督促县(市、区)建筑垃圾治理工作。东阳、义乌、武义、磐安已编制出台防治工作规划,其他县(市、区)正在进行公示、报批阶段。二是引入国资强化消纳场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目前婺城区、金东区、浦江县等地均有国资参与建设运营的消纳场。三是电子转移联单作为工程决算的参考依据。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实现建筑垃圾从源头产生、分类投放、中间收运、末端处置的全过程智慧化管理和实时监管。四是将出台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适用行政拘留案件意见。
B
乱倒偷倒依然存在 收运处体系需闭环
主持人:在建筑工地垃圾管控上采取了哪些举措?存在哪些问题?
章雄飞:一是做好建筑垃圾处理方案的编制和备案,明确处置量和种类、运输单位、处置场所,全市655个项目全部完成备案。二是强化建筑垃圾处置清运核准手续的办理,全市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清运)核准703件。三是强化建筑垃圾电子转移联单的使用,将电子转移联单运行量作为工程决算的参考依据,倒逼施工单位规范处置。四是强化项目施工现场智能化管理,落实项目视频监控和车辆号牌识别系统的安装使用。五是做好工程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六是将项目减量化指标纳入标化优良工地和优质工程评比的条件。
存在有个别施工单位对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备案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处理方案编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筑垃圾处理方案编制内容不全面;个别项目还存在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和将建筑垃圾交由未取得核准的单位或者个人处置行为等问题。
主持人:农业农村领域建设项目的建筑垃圾如何监管?有哪些难点?
何婕:一是加强对产生的建筑垃圾堆放及处置的监管工作,督促项目所在村、农业主体,负责将产生的建筑垃圾投放到指定的收集点、转运点或者有资质的处置企业运输、处置。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指导农户将产生的垃圾分类投放,不可与建筑垃圾混投混放,村民装修产生的垃圾、废弃的大件垃圾,投放到村里集中的收集点。
难点主要在于时不时有偷倒建筑垃圾现象,主要是一些远离主干道的山坡地、林地、河塘和阳光堆肥房。
主持人:现在新建小区基本设置了建筑垃圾投放点,但标准形式不一,老旧小区则少有设点。请问这项工作如何开展?
章雄飞:《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28条第3款“装修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当堆放到指定的地点”和《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第34条第2款“装修垃圾应当与生活垃圾分别收集,采取定时定点或者提前预约等方式进行清运”对此都有所规定。
考虑新建小区装修比较集中,投放设置了“建筑垃圾投放点”;小区规模、环境等因素导致建筑垃圾投放点设置标准(容量大小)、地点不一,这由各小区开发商或物业自行决定。老旧小区因年代久、空闲场地少、装修居民少等因素,我们要求各乡镇(街道)统一设置装修垃圾投放点或提前预约清运方式,要求各地乡镇(街道)至少建设1个装修垃圾中转场所。
目前,市区乡镇(街道)共计有装修垃圾中转站53个,装修垃圾收运处环节尚未良性闭环,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将加大力度推进并全域覆盖,发挥好设施作用。
消纳场建设落地难 推动处置市场化运作
C
主持人:目前,我市处理建筑垃圾方式有哪些?各类建筑垃圾末端处置设施建设和使用情况怎么样,还面临哪些难题?
章雄飞:根据建筑垃圾种类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装修垃圾五大类,我市将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合并处置(因我市工程泥浆产生量少,控干水分后可与工程渣土合并),根据不同类别,表层耕植土用于农田改造、土地复垦、绿地覆土等;粉砂(土)、砂土以及卵(砾)石、岩石、淤砂用于制砂和制砖;其他符合条件的工程渣土可采用土方平衡、生态修复、堆坡造景以及回填等方式进行再利用;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装修垃圾按照“四分四处,分处同步”的要求进行分类处置,通过规范化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进行精细化分类利用。
目前,全市工程渣土消纳场所31个,可容纳工程渣土量2139万吨(其中市区工程渣土消纳场所19个,可容纳工程渣土量943万吨);全市资源化利用场所97个,设计处理能力共3048万吨/年(其中市区资源化利用场所22个,设计处理能力共429万吨/年),如中天城建、义乌深能等规范化资源利用企业。
面临难题有消纳(处置)场所建设落地难。受土地指标、土地性质等因素消纳场所选址难,建设推进缓慢,会存在阶段性的处置难问题。
主持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方式上,不少地方还构建了市场化运作的产业体系,由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向工程承包商对建筑垃圾进行采购,运往相关回收企业进行资源化生产。金华情况怎么样?
章雄飞:我市积极推动建筑垃圾处置开展市场化运作,建设部门出台了市区建筑工程渣土信息参考价和装修垃圾分拣处置费信息参考价,要求建设单位将建筑垃圾减量措施所需费用纳入工程项目投资概算,积极推进国有资本参与工程渣土消纳场建设。
主持人:市区负责建筑垃圾运输服务的企业有几家?车辆有多少,市场运力是否足够?
章雄飞:目前市区负责建筑垃圾运输服务的企业17家,车辆601辆,基本满足现在的建筑垃圾市场运力需求。
全过程多方位执法 出台治安拘留裁量基准
D
主持人:对于部分建筑垃圾被随意丢弃以及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不按规定路线偷倒、随意倾倒等问题,综合执法部门围绕自身职能如何开展执法,处罚情况怎么样?
卢华:近年来,我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聚焦建筑垃圾“产生、运输、消纳”全过程,常态化开展建筑垃圾处置领域专项和“零点”执法行动,以“日常巡查+突击检查”相结合、“现场执法+非现场执法”相促进模式,健全部门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2024年以来,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累计开展建筑垃圾领域专项整治行动1776次,出动执法队员3.28万人次,处罚建筑垃圾案件2304起,曝光典型案例15起,执法办案量稳位居全省前列。
主持人:近期,市公安局拟出台针对非法倾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进行行政拘留的相关规定,目前行政拘留的裁量基准已进行了公示,市公安局出台裁量基准的背景是什么?公安机关对非法倾倒建筑垃圾行为除了行政拘留处罚以外,还有没有更有力的打击措施?
苏健:根据2020年9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第120条: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15日以下的治安拘留。该法条出台已4年多,公安机关尚未很好地执行该法条开展治安拘留处置,原因在于对120条中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问题不清晰。什么是“严重后果”,法律没有相关的规定,这导致很难形成统一的执法尺度。
此次我们出台的治安拘留裁量基准,就是将120条中规定的严重后果进行具体化、可操作化。如非法倾倒建筑垃圾达到150吨以上,或者非法堆放300吨以上,或者两年之内,有三次非法倾倒行为,被认为是造成了“严重后果”,可以进行治安拘留。裁量基准的出台使第120条真正落地、执行,能够对非法倾倒行为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
除了对非法倾倒行为进行行政治安拘留以外,如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公安机关还要对非法倾倒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如非法倾倒行为造成耕地、农用地严重破坏的,可以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追究刑事责任;非法倾倒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公安机关可以以污染环境罪追究刑事责任。近3年来,针对非法倾倒行为我市公安机关已侦破案件7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24人。
主持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与普通车辆相比,在合法行驶上,有哪些特殊规定?进入城区道路是否需要办理通行证?
蔡翼鹏:在合法行驶上,从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公安交通管理的角度来说,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规定和管理与普通车辆基本是一致的。由于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车身尺寸较大,载货后总重量较高等原因,我们在日常交通管理工作中,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管理会相对严格一些。
如果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因为作业需要,要进入货车限行区域,需要办理通行证。在通行时间上,避开早晚两个高峰期;在通行路线上,尽可能选择流量较小、路况较好的道路,避开大流量道路和学校、医院、商业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尽量做到既满足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通行需要,又能够少扰民、不扰民。
主持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主要有哪些?有没有典型违法案例?
蔡翼鹏:我市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主要是遗洒载运物、超限超载、违规驶入限行区域、进入限行区域后不按规定时间路线通行等。
2023年12月,永康一家渣土运输公司因为车货总重超过100吨的严重超限超载行为被永康市交通运输局认定为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要求限期整改。2024年1月,该公司又因车货总重量超过100吨的严重超限超载行为被查获。我们依据相关规定,对该公司以涉嫌危险作业罪进行刑事打击。3月14日,公司负责人俞某某被永康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犯危险作业罪。此外,今年义乌公安交警查处了一批以盯梢、通风报信等方式阻碍执法的案件,5名违法行为人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