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4版:今日开发区·要闻

苏孟“及时雨” 守护青山一片绿

记者 吴璇

在金华开发区苏孟乡,有这样一支应急救援队,35名成员由乡里退役军人、周边村村民组成,大家平时各忙各的工作,一有险情马上集结出动。

凡人微光能聚拢成灿烂星河的无穷力量。自2019年队伍组建以来,这个群体参与扑救森林山火、民房火情近30次,足迹遍布苏孟全境——哪里有火情,哪里就有他们逆行而上的身影。

苏孟乡辖区内共有山林面积2万余亩,山林卡口6个。为确保森林防火平稳态势,苏孟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指挥长的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及时雨应急救援队。“一开始我们只有30来号人,队员基本是村民,还有几个村两委成员。”救援队负责人蒋柏成说,当时的装备不多,大家就是凭着满腔热情去做。

今年上半年,某县发生一起山火。接到指令后,救援队第一时间响应,成员们带上风力灭火器、铁锹等工具,在山上一忙就是24小时。从进入火场那一刻起,成员们与火头抢先机、与时间作赛跑,穿密林、攀陡坡,饿了就简单吃一口又继续投入战斗。最终,山火被成功扑灭。

灭火过程中,由于路程较远、山体陡峭等原因,成员沈雪俊、徐镭的脚部被滚落的碎石砸伤,但他俩不喊疼、不喊累,坚持到了灭火结束才处置伤口。“我们这支救援队除了因年龄关系退出的,没有人打过‘退堂鼓’。”沈雪俊自豪地说。前几天,接到救援指令时,队员沈华正在家陪儿子过生日。“儿子,爸爸要出门一趟!”沈华放下碗筷,连生日蛋糕都没来得及和儿子一起吃,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集合。

茅草被点燃,火苗瞬间蹿起蔓延。救援队员迅速出动,与熊熊大火展开近身搏斗……这样的森林灭火模拟演练和器械培训,救援队每月都在举行,并且已经坚持了多年。“扑火实际上十分危险,一不小心就会受伤,只有持续性、高强度、实战化的训练,让专业知识入脑入心,使专业技能操作成为肌肉记忆,才能保证大家完成任务后平安回家。”蒋柏成说。

扑救山火,在陡峭没路的地方,队员们连滚带爬前进是常事。危及队员们生命的险情,也有过好几次。组建以来,救援队曾支援金华北山、武义县、金东区及辖区内等区域的救火任务。在重点节假日期间,救援队深入重点山林、重点区域坚持每天训练、实地演练,进一步熟悉地形地貌,制定防范应急措施。

想要干好森林防灭火宣传工作,不仅需要对工作充满热情,还需要掌握专业工作方法和知识。为此,救援队经常组织队员学习《森林法》和省市区防火命令等法律规章制度,了解和掌握森林火灾成功避险、扑救和警示教育典型案例,日常开展技能训练。“火情处理的最佳时机是越早越好,经过常态化训练,基本上保护了本乡区域内火情打早、打小、打了。”蒋柏成说。

近年来,苏孟乡采取“高密度、网格式、全天候、责任制、表格化”野外巡查制度,坚决管住野外火源火种。同时,在汤店村四顾屏、后尘村西垅殿等重要的5个卡口处,由相关村的村两委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坚决消除一切森林火灾隐患。

全市森林消防技能比武大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在各县(市、区)比赛引水上山、负重越野跑均获第一……在榜样的示范引领下,苏孟几个村的党员、村民等人员纷纷慕名加入救援队。队伍力量越来越强大,眼下,“及时雨”救援队已是开发区一支响当当的应急消防救援队伍。这一群人的故事,正传递着温暖和力量,成为开发区文明新实践品牌建设的又一个生动写照。

苏孟乡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完善防火工作预案,切实落实分级报告、有火必报制度,全乡护林员、管护员全员上岗,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全民防火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