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特色产业牌 走好乡村振兴路
“土特产”成为西溪富民强村“金招牌”
记者 高婷婷
永康西溪的夏季格外热闹。作为一座典型的生态型乡镇,西溪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培育了高山西瓜、柏岩蜜梨、下赵水蜜桃等夏季瓜果,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近年来,西溪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用“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模式,逐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多赢局面,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大山。而随着西溪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全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也不断提高。
多种作物轮种 提升亩均效益
7月中旬,棠溪片义门村后岗头的高山西瓜迎来丰收季,一个个西瓜掩映在藤蔓之间,农户们小心翼翼地采摘、搬运成熟的果实,村民将一只只装满西瓜的竹筐拉到村口,收购商、上门购买的游客早早就在那等着了。
棠溪片黄寮尖是永康第一高峰,海拔足有930米,由于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以沙土为主的自然气候地理条件,有利于瓜果生产过程中糖分积累,这使得产自棠溪一带的“高山牌”瓜果名声在外,成为口口相传的民间品牌。
“这里的西瓜又脆又甜,我每年都要来买!”东阳游客徐先生津津乐道。来自东阳、磐安、义乌、绍兴等地的货车陆续驶进后岗头。“今年绍兴、义乌的收购商特别多,有个绍兴的客户一天就能买2000斤。”义门村党支部书记陈拥军说。
这段时间,是义门村一年中最忙碌的节点之一。以村民陈发飞为例,他们家种了十多亩西瓜,每天4点多就要下地忙活。他们将新鲜摘下来的西瓜拉到市里卖,一下午就能卖出七八百斤。
“种得多的村民一年靠卖西瓜入账十几万元,五六万元收入的就更多了。”该村村干部陈孟兰粗算了笔账。
西瓜收获季结束没多久,棠溪村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药材播种。棠溪临近“药材之乡”磐安,种出来的药材有磐安药材商负责收购,不愁销路。贝母、元胡等是棠溪村民种植最多的药材。这些药材喜阴喜冷,需要高海拔种植,契合这里的自然条件。
“我们这海拔高,每到夏季就有许多游客前来避暑,回去之前他们会带上‘土货’。”棠溪村村干部陈家强说,药材收获之后,土壤肥沃,再种植高山西瓜和五指岩生姜,都能得到高产。
近年来,棠溪片因地制宜,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积极引导群众科学、合理、适度种植优质、高效、适销的特色经济作物,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出了“3月种生姜,4月种西瓜,8月种药材”等几种经济作物套种的模式,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为农业增产开辟新路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凸显品牌效益 迈步兴农致富
如何让品牌更加具象化?活动是重要的宣传渠道。
7月走进下赵村,空气里满是蜜桃的馨香,一条蜜桃大道在党群服务中心前面铺开。漫天遍野的山林里,红彤彤的水蜜桃点缀其间,个头足有拳头大,令人垂涎欲滴。农户们的笑容比桃子还甜。
皮薄、肉厚、汁多、味甜的下赵水蜜桃,历来是市民和各地经销商的宠儿。下赵村自2017年起从宁波奉化引种6个水蜜桃品种,首批种植面积达300亩。多年来,下赵村秉承原生态种植理念,从剪枝、疏花、疏果到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始终坚持精细化管理,现已经形成1000多亩水蜜桃主产区,今年预计总产量达14万公斤,比去年增加约4万余公斤。
为庆贺蜜桃丰收,当地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文艺汇演,越剧、京剧、民族舞等多种民俗艺术混合流行风格,让游客大饱眼福。现场还推出蜜桃市集、品桃会、蜜桃直播、蜜桃采摘游、文艺表演、民俗小吃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下赵村水蜜桃品牌特色、地域人文特色。
无独有偶,紧跟着蜜桃季到来的,是西溪柏岩蜜梨的结果期。悠久历史的柏岩蜜梨,以其“香、甜、脆、嫩”的独特风味,荣获“永康十大农业品牌”称号。据介绍,今年是蜜梨丰收年,单果重量重,甜度高,预计产量有100万公斤左右。
“今年的梨王评比结果出来了!”黄汝谦夫妻俩捧回了“梨王”头衔,拿到3000元奖金的他们,笑容怎么也止不住。“种梨已经有20多年了,我们家从第一年评比就开始参加,一直榜上有名,今年是第一次获得第一名。”黄汝谦自豪地说。
梨王评比、民俗节目表演、蜜梨采摘游……一系列活动炒热了场子,吸引了远道而来的游客的脚步。来买梨的沈先生被热闹的氛围吸引,看得津津有味。“买柏岩蜜梨好多年了,近几年每年都有举办活动,有的吃又有的玩,带家人一起来很不错。”
“我们的梨很抢手,大家都知道柏岩蜜梨好吃。”村民黄兰春说,托近年来镇村党支部大力宣传的福,柏岩蜜梨品牌越发有名,蜜梨销售越发走俏。每年梨子快成熟时都有很多老顾客打电话询问,前几天刚有客人上门运了40箱回家。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卖上2000多块,算下来一亩地能带来万把块的年收入。
这段时间,通往寨口新村的乡路两边摆满了贩梨摊位,游客驱车停在路边,现场挑选,满载而归。村民陈秋存正忙着接待顾客,好不容易找了个休息的空隙:“来我们村买梨的大多是老顾客,早早就惦记上这一口多汁鲜甜,我们要赶在这段时间采摘完。”
近年来,西溪镇坚持以青山绿水为“底色”,念好“生态经”,打好“特色牌”,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柏岩蜜梨、下赵蜜桃、后岗头生姜等为代表的生态产业。西溪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在全市范围内名气渐佳。西溪抓住机遇,连续举办活动扩大影响力,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加快促进西溪农文旅深度融合,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释放乡村发展的“甜蜜”能量。
拓宽销售渠道
助力农产品“出山”
“我们下赵村在永康西溪,海拔高,有‘小西藏’的美称,村里不仅种植了水蜜桃,还种了蜜梨,欢迎各位来品尝!”下赵蜜桃共富直播间里,主播冲手机那头的网友热情吆喝,将这抹大山里的甜蜜顺着网线带到千里外。
一枚梨子从枝头摘下、分拣、装箱、上车……永康市网联会组织的助农直播,让千里之外的网友线上观看农产品从下单到家的全过程,看在眼里更放心。其间,农户化身“网络嘉宾”与主播一起分享农产品的制作过程,积极与网友互动。直播间优质的产品、实惠的价格、热情的讲解引得网友刷屏点赞不断,惊喜不断的福利活动,将直播推向了高潮,本地农特产品“走进直播间走出家门”,实现“流量”变“销量”。
电商助农直播打破了传统销售地域限制,让农产品直接面向消费者群体,有力推动了彭泽产业品牌影响力,在为地方农企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动了线下销售,吸引了周边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实地选购农产品。
今年,西溪镇和永康市网络界人士联谊会(下称“网联会”)签订同心共建协议,助力西溪镇成立网联会分会,由网联会为西溪提供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等领域的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培养西溪本土网络主播,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农产品与互联网有机结合,采用电商直播与传统农业创新融合的新业态,通过“直播带货”线上带动线下的销售模式,为产业振兴提供全链路支撑,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培育本土直播人才,开展电商培训活动,提升农民网络销售能力,增强销售动力,让彭泽更好的产品走向全世界。”西溪镇副镇长朱永跃表示。
此外,西溪镇探索“供销+企业”合作模式多措并举、多力齐发,助推产销供需对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有机融合、协同发展,拓宽西溪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
今年,西溪镇商会认购500箱柏岩蜜梨、浙江宏伟供应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认购400箱,被授予强村助农荣誉证书;永康农商银行认购水蜜桃1000箱、浙江紫薇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认购580箱,网联会组织活动直播,被授予助农共富荣誉证书。
加强宣传推广,丰富形式提升效果,推动西溪特优农产品品牌成色更足、招牌更亮、声誉更高。以下赵村2017年引入水蜜桃为例,下赵水蜜桃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其肉质细腻、味甜多汁的品质赢得广大群众的青睐,在市内外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口碑效应,获中国蓝新闻、浙江新闻、网易新闻多个客户端报道,“下赵水蜜桃”成为西溪镇的又一生态金名片,为西溪美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到市场上一说是西溪的高山西瓜,卖得很快!”“别人一听是我们柏岩的蜜梨,就知道品质好,不需要多说!”过去单打独斗,现在整村大规模种植;过去零散销售,现在集中供销,形成口碑,农业品牌化带来的好处是老百姓有目共睹的。
镇党委书记俞晓雅表示,未来西溪镇将深化探索农旅融合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的新路径,在发展特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挖掘高效农业发展潜能,大力培育蜜梨蜜桃、中医药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柏岩蜜梨等特色产品的品牌效应,高标准打造生态农业综合体,提升西溪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全力建设现代化农文旅融合山区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