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东红:坚守农业一线 助力乡村振兴
傅子逸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必须认真践行为民履职理念,为乡村振兴做实事、好事,助力共同富裕。”义乌市第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飞扬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虞东红说。
悠悠时光里,浓浓故乡情。虞东红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人,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他扎根农业第一线、守望稻田十八载,执着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追梦”,先后荣获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金华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科技强农 他践行
虞东红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2007年,他流转土地60亩,成立义乌市飞扬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从事绿色种植,正式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
“只有自己下地干过活,才更能体会到农民的艰辛与不易。所以,必须要用机械化、规模化来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创业之初,虞东红就想好了自己要走的路。拖拉机从3台到21台、乘坐式插秧机从1台到10台、机引式喷雾机从2台到20台、无人植保机从0架到4架……虞东红致力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水稻,并且专注学习育秧技术,建设超10000平方米的炼苗大棚和253平方米的工业化育秧中心。有了一定规模之后,他继续加大资金、科技投入,探索稻米深加工产业链,建立起180吨批处理谷物烘干中心、日产60吨优质大米加工中心、700吨全自动化储物粮仓。
经过他多年的努力,飞扬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也逐渐成长为一家集稻米产加销、青少年科普实践教育、中小学研学、农创孵化、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获评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共同富裕 他助力
为积极促进更充分的环境项目建设及就业创业,2018年,虞东红建成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转化生物质颗粒的农业循环项目,对接省级经济薄弱村塘下店村实现消薄任务,以产业帮扶方式对接。
2020年,他又完成华溪谷美丽稻园建设,合作社申报成为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的义乌市首批首家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同年被金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华溪谷美丽稻园创业孵化基地(农创基地)”。目前,基地可容纳30户左右的创业团队进驻,可引导35人左右职业农民进驻,带动160余人就业,实现了推动水稻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的目的。
在做大做强合作社的同时,他不忘社会责任,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将自有800吨粮食用来稳定粮价及解决供应周边群众粮食问题,做到了稳产保供。
为民代言 他奔波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虞东红牢记使命,心系群众,积极履职,充分回应人民期待。他积极主动参加义乌市人大组织的各项会议、活动,并认真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利用走访群众时收集来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紧扣中心、实事求是提出建议和意见。分别提出《关于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的建议》《关于未来农业发展的建议》等多个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围绕政府投资、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问题积极发言6次。
此外,他还通过接访群众、当好食安监督员等渠道,积极贡献力量,为民服务。
“人大代表是我的荣誉,更是我的一份责任。在工作生活中,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尽心尽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下一步我将增强学习,学理论、学经济、学政策,以民为师,求真务实,把精力用在为民谋事、干事、成事上,忠诚履责、为民服务,靠实干求作为,以实绩赢人心。”对于人大代表的身份,虞东红无比自豪,表示要将代表的责任、担当落实落细,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打造特色创意体验田园,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致力乡村振兴,让百姓在发展中更多地受益,为“两个先行”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