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新闻三秒区

不满意退款方式发朋友圈被指网暴商家

有关部门将继续协调

记者 张海滨

充值过的商家,突然间说要关闭,提出的退款方式让人无法接受……遇到这样的事,你会怎么办?东阳的单女士就把这个商家的信息发到朋友圈,想找找看有没有同样在这家店充值过的朋友,抱团维权。没想到,却引发了新的状况。

6月7日,东阳市巍山镇一家轻食餐厅开业,通过群发消息推送开业活动,称该餐厅主营手工酸奶、轻食沙拉、甜品饮品,转发朋友圈、加好友,开业当天充值对半送(300元起充,充300送150,以此类推)。单女士当天收到了该信息,第二天与店主交流,同意她参加开业活动充值300元,并送了150元。8月10日,单女士的充值卡余额还剩166元,接到商家通知说要关门,退款方式是充值卡余额扣除充值所送金额后为正数的则退正数部分,为负数的则表示已无可退金额。像单女士的余额是166元,扣除开业活动时承诺送的150元,可以退16元。单女士对退款方式不满意,她认为,这样退款相当于之前消费的都没优惠,退款应该按比例退。商家则表示他们都是这样退款的。

在与商家协商无果后,单女士致电12345(8890)反映此事。此后,单女士考虑到自己金额较少,当天就发了一条朋友圈询问是否有在这家店充值过的朋友,朋友圈的标题是“各位巍山的朋友,有谁在这家店充值过,抱团维权”,下面放了三张照片:一张是餐厅的名字,一张是点餐界面的餐厅介绍,还有一张是和商家的微信聊天截图,,内容主要说的是商家退款方式。

8月12日,单女士接到一个自称东阳市商务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在电话中表示,本来这件事可以协商,结果她发朋友圈网暴了商家,这个事就解决不了了,她需向商家道歉才能解决。

“当时,听到协商不成反而还要我道歉,我就比较生气。于是,我询问对方是东阳市商务局哪个科室的、如何称呼,想不到对方直接把电话挂了。”单女士说,东阳市商务局的工作人员在打电话给她时,没有和她核实相关情况,就把此事定义成网暴,她对东阳市商务局的协调不满意,并对该工作人员直接挂断电话的态度感到不解,就再次拨打12345(8890)反映这个情况。“我只是发了个朋友圈,东阳市商务局把我定义为网暴,我不接受这个说法。我要求东阳市商务局继续协商退费,并对工作人员做出处罚。”

对此,东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是有关预付卡消费的投诉。工作人员在接到单女士的投诉后,就与商家取得联系。工作人员的意思是,开业活动充300送150,相当于打了六六折,那退款的时候也应该按这个折扣退。但这时候单女士发了朋友圈,商家看到后就认为单女士这么做是在网暴商家,要求单女士先向商家道歉,商家才同意按协调好的折扣退款。于是,工作人员就把这个意思转述给了单女士,并不是工作人员将此事定义为网暴。对于这个事情,商务局会继续进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