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义乌基本殡葬服务 实现“全民免单”

本报消息(记者 王志坚 通讯员 楼庆)8月26日,来自义乌市赤岸镇的王先生前往义乌市殡仪馆办理其父亲火化事宜,在结账时被工作人员告知所有费用都已减免,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近年来,义乌市坚持以“微改革”服务“大民生”,加快推进群众“身后事”基本服务免费改革,实现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全民免单”,提前两年完成“实现群众身后事基本服务免费”省级民生实事。

自2010年起,义乌市在全省率先实现该市户籍群众遗体接运、三天内遗体冷藏、遗体火化、重点救助对象骨灰盒等4项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近两年来,义乌加大惠民力度,扩展免费项目,又对4项基本殡葬免费服务增项扩面,实现遗体接运、存放、守灵(告别)、火化、骨灰盒、入葬全流程等8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人均最高可节约支出2540元。近4年来,共减免7000多万元,大幅减轻群众办丧负担。

为更大范围均等普惠殡葬公共服务,义乌市对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免费享受对象范围大幅扩面,从原“本市户籍人员”,扩展至“所有在义乌市殡仪馆办理殡葬事宜死亡人员”,全面突破户籍、国籍限制。同时,对具有义乌户籍在异地死亡火化、骨灰安放在义乌市内的服务对象,一并纳入减免范围,在全省率先实现殡葬基本服务享受人群全覆盖。

针对以往群众“身后事”办理程序繁杂现象,义乌市率先在全省开展“身后一件事”联办改革,仅凭死者和家属身份证,即可完成火化、户籍注销、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个账及丧葬费发放等“身后事”办理。

同时,义乌市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深化“身后事”改革,创新推行群众“身后事”涉财线上线下融合便捷应用,实现联办事项“一网全覆盖”、群众申请“一单全办理”、殡仪服务“一窗全服务”、殡葬数据“一库全归集”,形成多部门联动办理“身后事”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