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见品质之城
——“行走金东”之五
记者 胡一谦
“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1960年艾青所作《年轻的城》,仿佛跨越时空写给今天的金东。
诗意的描绘,恰如金东大地上此刻的盛景:蓝天白云下,北山连绵、南山竞秀;活力新城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希望的田野上,稻浪滚滚、瓜果飘香……
城市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品质决定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致广大而尽精微。回看设区23年、8000多个从晨曦到日暮的奋斗,金东的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和生活品质日新月异,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征途越走越宽广。
金东,这座远者来、近者悦、居者安的现代化品质之城已然跨越三江、崛起浙中。
9月1日,孩子们迎来新学期,叮当叮当的铃声敲击着希望和梦想。越过菁菁校园,放眼金东大地,“品质”格外耀眼。
学在金东
一座城市的气质,往往由人决定;而人的气质,时时为教育所涵养。
在80后金东人孙小萍的记忆里,小学、初中教室简陋,操场是泥地,老师的普通话也不标准。如今再看,设施完备的现代化校园、和蔼可亲的老师、高效有趣的课堂……无不反映出金东教育的高质量跃升。
“我上学时,班里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没几个。今年,我儿子在孝顺初中毕业,考上金华二中,他们班里不少同学都考得不错,说明金东乡村的教育也不差。”孙小萍说。
教育,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一头连着祖国民族的未来,是提升百姓幸福感的民生大事,是一座城市制胜未来的关键,也是金东赶超跨越发展绕不过去的必答题。2022年9月,金东“三年打造教育新高地誓师大会”提出,将利用3年时间,实施“八大攻坚”,全力打造名师、名校、教学、教育均衡、教育生态“五大新高地”。
一条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
“对教育工作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再怎么投入都不为多。”
“每年教育专项经费从500万元提到2000万元。”
“3年投入30亿元,实施22个教育项目。”
……
高站位高规格谋划,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今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
走进位于赤松镇的仙桥小学,现代化教学氛围扑面而来:典雅的校园建筑群,有序的校园功能区域,智能化的教育教学设施……
“现在的孩子真幸福,这么好的环境,教室宽敞、场馆丰富、设备现代,我们看看都高兴。”退休教师周翠芝在新校区感慨不已。
“我们学校有着百年历史,迁建后教育硬件有了质的飞跃,现可容纳1620名学生,比扩建前新增学位810个,能满足更多孩子上优质学校的需求。”仙桥小学校长方果说。
新校区面积从11.8亩扩展到50亩,从1幢教学楼增加到7幢,从一条175米渣土跑道变为拥有300米塑胶跑道的大操场,图书馆、体艺馆、食育馆、智创中心、科学实验室等一应俱全。
这是金东“奋进三年打造一流教育新高地”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真香啊,谢谢学姐学长。”去年开学,金东区实验小学一(1)班45名新生收到毕业班孩子栽种的茉莉花盆栽,每个花盆上都有祝福语。
“爱是最美的教育语言,我们学校倡导‘爱的教育’,让爱和理解在家庭、教师、学生之间自然流淌。”校长方青说。
方青从业30多年,获得过很多重量级荣誉: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校长、全国优秀教师……但与这些相比,更让她高兴的是“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
金东区实验小学是浙江省首批现代化学校之一。去年,该校南扩工程投用,面向家庭、学生、教师,开辟不同功能的空间,让“爱的教育”在校园呈现更多样态。
目前,在全区42所中小学校中,有9所学校获评省现代化学校。
建设的进度条还在不断推进。仙桥小学、实验小学(南扩)、鞋塘小学综合楼、傅村小学体艺馆、岭下小学二期等已投用;光南小学、曹宅初中主体结顶;孝顺第二初中、金义初中等一大批项目正加速建设。
“新幼儿园已完工,我们计划11月整体搬迁,到时候孩子们就能在一流的环境里享受一流的学前教育。”塘雅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项园园满怀信心。
今年,金东有13所新建公办幼儿园全部完工,预计新增学位4000多个。
“幼有善育”学前教育高质量矩阵成势。全区幼儿园公办率跃升至50%以上,普惠园覆盖率达98.12%,优质园招生覆盖面达81%。
公平是教育的起点,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
“有些故事的开头可能是灰暗的,但我相信温暖和爱会改写出不一样的结局。”5年前,光南小学教师郭爱君将班里家庭突发变故的学生小懿接回家中悉心照顾,两人像母子一般相处。
如今,小懿长成为一个活泼开朗、多才多艺的少年。他在作文中写道:“在我孤独无助时,是您陪伴了我……老师,不,妈妈,有您真好。”
“我们要把思政这门‘关键课’和育人‘大道理’讲到学生的心坎上。”90后思政教师、孝顺镇初级中学校长常金梁说,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与城里孩子同样优质甚至更为卓越的课堂教学。
这些年,常金梁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教研成果丰富,被评为浙江省教坛新秀,不久前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名单。
在金东,像方青、郭爱君、常金梁这样优秀的新时代教育筑梦人还有很多。
“这两年,我们的教师队伍数量、质量都实现双跃升。”金东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杰说。
从教师队伍数量上看,近两年,金东区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增幅达35.4%。从教师学历上看,研究生入职比例逐年递增,两年内共入职研究生57名;从名师培养上看,国家级荣誉获得者7人、省级荣誉获得者67人,国家、省、市各项荣誉获评数量创历史新高。
金东区实验小学获评“全国德育特色学校”、金东区实验二小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傅村小学获评“中国诗歌校园”……
“国字号”荣誉证明金东素质教育高质量开花结果。“一校一品”绽放个性,“学在金东”绘就育人“新图景”。
截至去年年底,金东在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基础教育生态水平两项监测中,首次晋升A等,其中基础教育生态水平居全省第8位。
去年,金东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省级评估验收。今年,金东紧盯“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省级评估。
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在金东”让金东人真正体验到优质教育奔腾向前的“加速度”。
和美金东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展现的是城市面貌,直接影响市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城市品质如何,“路人”最有发言权。
李渔路是金华市区一条东西向主干道。9月4日上午7点30分许,记者来到东市南街与李渔东路交叉口,这里是金东区最繁华地段——多湖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域,北临万达商圈,往东可直达义乌。
站在十字路口,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视野开阔、道路洁净、景观别致、交通有序。无论是南北方向还是东西方向来往的车辆都行车顺畅。现场有2名交警在指挥、4名志愿者协助管理。
记者选取了交通早高峰7点50分到8点20分观察,该路口共有15辆公交车经过,过往机动车超1500辆、电动自行车超500辆、行人超300人,未发现车辆拥堵情况及闯红灯、超速、违规变道等违法行为。
“金婺大桥通车前,李渔路、丹溪路经常堵车,为了不迟到,我只能在早上7点多出门。现在不堵了,我可以多睡1小时。”家住婺江新村的王伟在金东区上班,他说这两年出门绕行明显少了,交通便捷很多。
“李渔路现在基本不堵车,我从市区开车到塘雅,走中央大道也就20多分钟,很快。”市民庄先生上班的公司在塘雅镇,在他看来,交通便捷不仅缩短通勤时间,更拉近了城乡距离。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金东区境内公路总里程1145.453公里,公路密度173.08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等级公路密度44.32公里/百平方公里,路网里程及密度位列省市前茅。
放眼金东,4条铁路、4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金义中央大道等贯穿全境,金义国际机场、金义空铁枢纽站正加速建设……“上天入地”,金东立体交通建设跑出“新速度”。
路好了,市民的素质能否跟得上?
当天上午8点40分许,记者在李渔东路右转到东市南街的转弯通道看到,2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手持小红旗、导引牌,在斑马线两头进行文明劝导。
“文明程度好了很多,以前有些人自己不文明,还要骂我们多管闲事,现在这种情况很少,大家都很配合。”志愿者沈跃旗告诉记者,每天7点30分到11点,他都会在这个路口进行文明劝导。
“小伙子,网约车到前面上车,这里不能停车哦。”戴着大帽檐遮阳帽的志愿者杨丽红大声提醒着。“附近有商场、超市、地铁站,网约车有时候会停在路口影响交通,我们就会提醒他们。”
记者在这里进行了10分钟观察,经过机动车61辆、电动自行车135辆、行人73人。大部分车辆都会主动刹车、礼让行人,在志愿者的指引下,人流车流高效有序通过,未发生拥堵等情况。其间,一名骑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的女子,面对志愿者的提醒连连说:“不好意思,马上戴起来。”
“现在市民在机动车礼让行人、遵守交通信号灯、骑乘电动自行车佩戴安全头盔等方面,比之前要好很多,无论是驾车人还是行人,交通安全意识越来越强,交通秩序也越来越好了。”正在附近执勤的交警说。
记者随后在艾青公园、施光南音乐广场、曙光小学、赤山公园等地附近,对过往行人进行了随机调查采访,90%的受访者表示有被礼让的经历。
“现在礼让行人的行为十分常见,就是没有斑马线的地方,车让人也普遍。”每天都要走过三四个路口到艾青公园散步的朱先生说,“不只是交通方面,现在路上的烟头变少了,很少见到垃圾。公交、地铁上,大部分人看到老人、孕妇都会主动让座。”
“我开车遇到过几次,正好赶上学生放学,大家都会自觉让行。有时候遇到老人领着孩子过马路,速度比较慢,我们也会耐心等一等。”家住曙光小学附近的卢小洁说。
当天中午11点30分许,记者在大堰河街和光南路交叉口看到,光南路上有10多名工人正在更换隔离护栏上的盆栽,轨道交通不时从眼前经过,旁边的涵碧·紫金城购物中心停车场入口处车辆正排队驶入。
记者在路口随机采访了20名行人。受访者中,90%的人觉得生活的幸福感有明显提升。他们提到较多与幸福感相关的关键词有“购物”“住房”“交通”“健康”“教育”“养老”等。
“金东的变化太大了,这里以前几乎没有店,但现在买啥都方便。”95后的小许刚从商场出来,手里拎着购物袋。她说,自己高中在金华一中读书,有一次老师为了奖励考试成绩好的学生,特意请大家吃饭,结果周围找了一圈只有一家面馆。
“家门口就有轻轨,去哪都很方便。到江南三五分钟,到义乌半小时,去东阳横店一个多小时也就到了。”家住东方明珠花园的吴先生5年前入住该小区,“小区环境好,车辆、楼道管理都很到位,住在这里很舒心”。
“以前这里附近只有一家卫生室,自从多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后,小区里的人都会去这里看病,设施完善,医疗水平也高。”家住心怡家园的居民陈女士说,不仅如此,附近的学校越建越好,菜市场规范卫生,文化馆活动也丰富多彩。
“东阳江边那个五星级跑道真的特别舒服,晚上在那里运动的人很多。”90后的张莉从事会计工作,刚和朋友吃完午饭,“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健身设施多了,装备也更好,大家的健身意愿也更强了。”张莉说,除了跑步,她还热衷于骑行,经常约三五友人去绿道骑行,非常惬意。
“我一般早上到艾青公园打太极拳,中午凑伴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吃饭,小区设施配套齐全,住得舒心、吃得放心,幸福感十足。”住在众信·蝶景湾小区的严美珍退休已7年。她说,老年食堂每天有30多个菜品,社区还建有艾灸康养中心、老年活动室、老年学堂等,从没想过老年人的生活可以这么丰富多彩。
文润金东
文化是城市兴盛的重要标志。如果说,城市建设和发展是金东人民正在擘画的鸿篇巨制,那么文化便是贯穿始终的灵魂和内核,金东人深谙此道。
金东是艾青家乡、施光南故里。诗歌是这座城市的符号。
“聆听土地诗意的呼唤,就到金东去”!
2023年3月27日,这座城市以艾青的名义颁发首届艾青诗歌奖。该奖项是中国诗歌学会唯一设立的年度诗歌奖,金东成为中国诗歌最高奖项的永久颁奖地。
“人文精神决定一座城市的高度、温度,诗歌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金东的发展提供丰沛动力。”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说。
“走上光南文化大舞台,人人都是主角。”
婺剧是澧浦郑店村的最大特色,千余人口的郑店村有1/3村民曾上台演出,几乎人人都会哼唱几句。村里的鼓板师,既有90多岁的老翁,也有幼儿园的孩童。
舞台是艺术的摇篮。金东已在乡村建成近百个光南文化大舞台,不断激发乡村艺术活力。“除了婺剧,我们还有独唱、演奏、舞蹈、脱口秀和越剧等演出。”郑店村文化礼堂管理员池吉梅说,今年区里举办“我们的村戏”“我们村的角儿”“我们的村乐”“我们的村舞”等文艺比拼,一下子挖掘出好多乡村艺术人才。
自2016年起,金东已持续举办4届艾青诗歌节、3届施光南音乐节,2届“光南故里 音乐盛典”长三角原创流行音乐大赛,被授予“中国诗教之乡”“中国诗词之乡”。
“艾青诗”“光南曲”让金东熠熠生辉。
当然,金东不止有“艾青”“光南”这两张文化名片。千年府治之所在,留下的文化遗产灿若星河。
名人有东晋仙名远播的黄初平、南宋爱国名将郑刚中、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清代天文巨子张作楠以及战地记者雷烨、儿童文学作家鲁兵……
60余项非遗极具特色,像婺剧、道情、婺州窑、木版年画、斗牛、佛手、酥饼、火腿等都广为人知。这些年,金东建成9座乡村博物馆,结合民俗、非遗等地方特色,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文化粮仓”。
“这里的艺术作品太震撼了,让我大开眼界,也激发了我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在璀璨星河艺术中心,00后美术专业学生张千千说。
今年6月以来,海峡两岸当代艺术与文化创意系列展在此举办,内容涵盖建筑、陶瓷、数字影像、金石书画和戏剧舞台艺术5大板块,近500件作品参展。该中心还推出2024共绘星河两岸艺术家驻留计划,已有1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此驻留并创作。
艺术之花,早已在金东城乡恣意绽放。
“老板,柠檬茶来4杯。”8月25日晚,在岭下镇坡阳古街宋代夜市,骑行爱好者陈牧与几名骑友来这里享受夜的清凉。“白天是老街,晚上是‘坡阳夜肆’,小广场化身宋朝的勾栏瓦舍,商户身着宋朝服饰叫卖,宋韵文化可观、可感、可体验、可消费。”负责八仙积道共富带运维的王亚运说,坡阳古街是八仙积道共富带上的热门景点,共富带是金东农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今年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40万人次,带动就业超350人,周边村集体增收超700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超7800万元。
积道山下,潜溪两岸,金东“崇文尚美、积道勇进”的精神气质在千年文脉里流淌。
从2002年金东区首期建设规划开始,城市拔节生长。
中国婺剧院、施光南音乐广场、金华之光文化广场、金东区人文博览中心……一座座文化地标不断为城市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金华万豪酒店、万达SOHO公寓、金华富力万达嘉华酒店、金义景澜酒店……一幢幢高楼大厦不断扮靓城市的天际线。
万达购物广场、涵碧·紫金城购物中心、金义宝龙广场……一个个商业中心不断丰富市民生活。
行走金东,目之所及,尽是美景;耳之所闻,皆是歌声。
幼有善育、老有所养;学在金东、创在金东;城有城的味道、乡有乡的特色……伴随着源源不断的城市活力与勃勃生机,金东这座品质之城的含金量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