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站到短视频
枣农紧跟时代力推“义乌大枣”
记者 何晓峰
在义乌市城西街道夏楼村,有一个占地百余亩的枣博园,园内枣类品种最多时达80余个。每天一早,枣博园主人楼秀球都会在林间劳作,起早贪黑地打理“义乌大枣”。
日前,记者见到楼秀球时,他刚忙完农活,衬衫被汗水浸透。“今天是蜜枣加工最后一天,早上采收的义乌大枣,要赶在中午前加工。”楼秀球擦了擦汗,露出质朴的笑容。
谈话间,他拿起手机摆弄着,不一会就做出一条短视频。原来,他在劳作时用手机记录了一些采收和加工的画面,简单配上音乐和文字,就发在抖音和微信里。
视频中,采收义乌大枣后,他98岁的老母亲非要过把“划枣”瘾。老人手脚麻利、摆枣端正、脚踩有力,成了视频亮点,一时间就有了上千阅读、数十点赞。
“要推广义乌大枣,渠道很重要。”楼秀球说,2006年他刚成立华秀枣类研究所时,便花钱请人做网站推广。但到了新媒体时代,明显感觉有点跟不上。
“爷爷我来教你,这些很简单的。”2020年,正当楼秀球发愁时,年仅9岁的孙子楼颜硕自告奋勇,手把手教他下载、注册抖音,制作短视频。
从此,楼秀球打开了“新赛道”,抖音和微信成为他科普、宣传的主阵地。到了病虫害防治时期,他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提醒枣友如何有效防治;义乌大枣长势不错,他会拍下丰收的视频,与枣友分享……这些视频,楼秀球都发在抖音和微信平台上。
“最近,很多枣友来看这株‘十八罗汉’,想学习嫁接技术。”楼秀球说,去年4月,他在一棵枣树上嫁接了义乌大枣、羊奶枣、磨盘枣等18个品种,今年不仅全部开花结果,更是开出二茬花,结下二茬果,让省内外枣友啧啧称奇。
楼秀球说,他现在已有上千微信好友并有30多个微信群,抖音粉丝虽然不到两千,但通过抖音找上门来的枣友每年都有不少。对于上门求教或电话咨询的枣友,楼秀球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科普和推广义乌大枣,这本是我的初衷。”楼秀球笑言,他做好了时刻接受新事物的准备,还会继续使用新的工具帮助义乌大枣传统产业走得更远。
记者了解到,楼秀球是一名“老乡镇”,在担任乡镇干部时就热心农业。2006年,他从一线岗位退下来后,18年来醉心于恢复和发展义乌大枣传统行业。
2018年,由楼秀球潜心钻研、选育的义仁大枣、伏脆蜜枣(又名华秀八号枣)和早金脆枣三个枣品种由浙江省林业厅公告推广,义乌周边县市甚至省外争相引进种植。如今,义乌的枣树种植面积已由2008年的不足2000亩,恢复发展到了超过5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