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天气来养生
——20名志愿者“身心两安”气象医养记
记者 毛伟军 通讯员 马丽君
“早上起来神清气爽,睡眠也改善了。”“活动效果太出乎意料,血压降了。”20名来自北京、宁夏、江苏、安徽等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磐安尖山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气象医养体验后表示,这次“身心两安”之旅太值了。
气象医养志愿者体验活动自7月10日启动,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志愿者,得到100多位中老年人积极响应。磐安县气象局根据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筛选出20名志愿者。
中国气象局首席专家柳艳香对志愿者一个月以来每日3次的日常生化指标进行初步分析后认为:志愿者血压基本趋向正常,脉压差趋向正常值40mmHg;平均体温都有一定升高,说明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免疫力提高了;血氧回归正常范围,平均脉搏接近平均值略偏高,更趋向年轻化。
磐安全年有10个月达到康养旅游高适宜度期,人体舒适天数超过200天。此次气象医养体验主要在尖山医养中心进行,其间对志愿者的生理指标进行每日监测,在“跟着天气来养生”模式下,以节气与人体健康关系提供健康指引,科学安排衣食住行,定制药膳配方和养生运动方案,根据个人体质和基础疾病定制中医理疗方案,通过耳穴埋籽、针灸、推拿、中药泡脚等手段调理身体。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专家全程给予指导,利用气候资源结合医养达到养生和疗养的功效。
杭州的许兰萍女士睡眠得到很大改善。来医养中心前她在乌石村住了20天,根据其智能手表记录的深睡眠时间统计数据,来磐安避暑后,她的睡眠比在家好,而在医养中心期间的深睡眠时间,又比在乌石村时平均每天多出21分钟。
北京的陈丽华女士血压也有所改善,降压药由2种降到1种,药量减半,睡眠好转;她老伴的鼻炎咽炎也明显好转,睡觉打鼾现象缓解,“过去吃啥都没味道,现在食欲大增”。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疗养,退休前忙于工作,工会疗养大多是走马观花。这次医养才是真正全身心的放松,不仅身体完全放松,也是一次全新的心灵之旅。”安徽来的刘勇对此次医养活动赞不绝口。
在第一次气象医养体验活动基础上,该县边实践边探索,经多位专家指导将本次气象医养体验活动的时间从20天延长至30天。活动充分利用磐安特有的地理、气候、中医药等资源,不断健全方案,服务效果良好。
近日,第二届全国气象旅游发展大会发布全国首批气候康养典型试点名单,磐安是入选的5个地区(景区)之一。今年以来,中国气象局联合相关部门通过气候生态资源摸底普查和评估,磐安以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气象医养工作的经验成果等入选。
磐安县气象局主要负责人陈健表示,磐安将制定气候康养典型试点实施方案,依托全国健康气象服务研究基地(磐安),在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指导下,开展“气候康养典型试验点”建设,全力打造“气象+中医药+康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