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
全国科普日,看金华科普新模式
陈月丹 文/摄
9月24日上午,金华之光文化广场,一场由金华市科技馆辅导员们带来的科普舞台剧《宇宙漫游记》牢牢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目光。
这是2024年全国科普日金华主场活动现场。“全国科普日活动”是我国统一开展的群众性、社会性大型科普活动,今年的主题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围绕主题,我市各地将组织开展近200场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用喜闻乐见的科普新模式、服务新场景,为广大群众奉上“科普盛宴”。
市科协主席施怡伟介绍,新时代赋予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新的挑战和召唤,市科协将聚焦科教人才强市建设,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一体谋划部署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扩大科普供给,以优质丰富的科普内容和喜闻乐见的科普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为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贡献科普力量。
能体验还能长知识!
我市首批省级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来了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果没搞明白,或许可以实地去看看。9月24日,金华市科协公布我市首批省级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9个馆所属不同领域,但都兼具高科技和互动体验两大特点,是金华人带娃长知识的宝地。
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是我省推进场景式、体验式、交互式科普发展的有益尝试,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根据《浙江省“新质生产力”科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总体部署在各地遴选的基础上择优公布。此次我市入选的9家单位分别为:金华航大北斗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兰溪市镁材料研究院、三航数字技术(浙江)有限公司、武义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永康五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浙江华川深能环保有限公司、浙江金华熊猫猪猪两头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浙师大技术创新研究院(金华)有限公司。
根据要求,首批省级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重点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突出围绕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和“9+6”未来产业。在体验内容上注重体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展现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此外,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还注重突出“体验”,要求具有强烈的科普志愿意识,承诺具备开展新质生产力科普宣传、体验的基本条件,并明确对公众开放的方式,并志愿在全国科普日、科技(科普)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及本领域行业重要节假日中,积极开展科普活动。为实现面向公众的良好科普效果,省科协还要求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具有一定的科普条件和业绩,在各设区市、县(市、区)遴选确定、已开展相关科普体验展示活动且成效显著的企业(单位)优先。
金华首批科学传播达人亮相,是他们!
科普怎么做?这个问题似乎没有标准答案。这个时代,科普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科书和讲座,它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办法。
正如在全国科普日金华主场活动现场正式亮相的市级科学传播达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科普方式和故事。
今年,根据省委“三支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浙江省科协、省委社会工作部、省科技厅联合发起“十百千万”科学传播队伍建设计划,即“若干个TOP10、一百位科学传播专家、一千位科学传播达人、一万位科学传播员”,旨在汇聚更多力量,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繁荣的科学传播生态。这也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要求和《浙江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本省建立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制度”的具体举措。
此次,我市共有97人成为首批科学传播达人,均为重点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工作者和热心于科学传播事业的优秀专家。这支经过层层筛选的科学传播“梦之队”,将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成为我市科普工作的坚实后盾。
滕俊玲是浙江省特级教师,目前是金师附小(中山校区)教科室主任,也是婺城区科普阅读推广人。在课堂教学书本知识之余,近些年,作为科学老师的她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形式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孩子中推广科普阅读。历史上的今天在科学领域发生了什么大事?知道哪些著名的科学家,他们的哪个事迹最让你感动?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是怎么演变、发展的,中间的关键性证据又是什么?……滕俊玲说,她曾做过一个课题,发现目前的科学学科更关注科学知识本身,但在科学精神、科学本质的普及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她希望通过大量而广泛的科普阅读,再结合户外观测等实践活动,做科学教育的加法,让孩子们更深入、全面、系统地了解课本知识之外的内容,通过对科学家家国情怀、探索精神的介绍,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并通过孩子自己的理解和讲述影响家长和身边其他人。“此次被选为科学传播达人也让我进一步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和平台可以拓宽科普对象范围、增加科普手段,努力把科普工作做得更好,让科学变得更加贴近大众的生活。”
科技工作者“兼职”科学副校长,你们学校有吗?
这段时间,浙江大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小东正在备课,计划给我市金东区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上一堂关于儿童教育的哲学课。
企业负责人给老师们上课?这是因为,施小东还有另一重身份——金东区实验小学科学副校长。施小东是正高级工程师、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者,是国内智能高压供电控制装置尤其是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智能高压供电控制装置领域的专家。他创办的浙江省大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坚持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发展,成为行业标杆与领跑者,拥有有效专利100多项。
今年8月,他被聘请为金东区实验小学科学副校长,并和学校一起制订了科学教育工作(社会科技力量助力行动)总计划,开展小学哲学基础教育课程,并成立基金会,开展人才素养及教育课题奖励行动,下一步还将邀请其他国家级人才进校园,帮助开展学校科学教育工作。
“成功办企业的核心在于‘学习+思考’‘实践+总结’,这样科学的思维方式也同样适用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科学教学……”施小东认为,作为科学副校长,他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各种途径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努力在孩子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同时还要将科学教育的风尚带给每一个学科教师,“只有提升了教师的哲学思维,才能全面提高各个学科的教学思维,才能长远、深刻地惠泽学生”。
像施小东这样的科学副校长,目前在我市各大中小学校都有。
记者从市科协了解到,为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调动社会力量推进我市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市科协、市教育局采取“政府+高校+场馆+学校”的模式,以学校自聘、专家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遴选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任职科学副校长。目前,已有300多所中小学完成选聘工作,希望以此在开展科学普及、科学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等方面为全市科学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探索借鉴,力争打造具有金华特色和优势的科学教育新范式。
科技创新带动乡村创业,我市获批6家科技小院
这段时间,位于我市金东区的黄氏鹌鹑专业合作社正在忙着智能化百万种鹌鹑养殖孵化工厂的建设。作为目前国内养殖规模数一数二的鹌鹑合作社之一和《蛋用鹌鹑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规范》浙江省标准起草单位,其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来自浙江大学、省科协、市科协等在内的众多“高人”的科技支持。
其实,在金华,很多出现在市民餐桌上的美味,背后都有这样的“高人”。记者从市科协获悉,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服务乡村振兴,根据浙江省科协科普部《关于组织开展科技小院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按照科技小院建立必须有依托单位、首席专家及其指导教师团队、专业硕士研究生常驻等条件,金华市源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金华市黄氏鹌鹑专业合作社、兰溪市汤友贵家庭农场、义乌市绿云家庭农场、义乌市森山健康小镇投资有限公司、磐安县药乡蜂谷生态农林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获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涉及无花果、鹌鹑、杨梅、蔬菜、铁皮石斛、药蜜等众多农产品。
科技小院指的是“科学技术+农村小院”,高校师生和科研院所技术人员前往“农家小院”,从事科学研究、服务“三农”工作,是以科技创新带动乡村创业、以科技成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种模式。这是一个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服务有机结合的社会服务平台,也是科技下乡的创新模式、提升农村科普能力的有效载体。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一批专业知识广、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科技新农人、“土专家”、“田秀才”,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品质,实现共同富裕。
专家博士进企业,我市“三站”建设数量又创新高
中小企业缺人才、缺技术、缺先进研发设备,青年博士缺项目、缺经费、缺技术应用场景……这样的现实困境,有了解决方案。
记者从市科协了解到,今年来,我市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博士创新站58家,涉及医疗、新材料、文化、电器等领域。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57家、博士创新站135家,数量又创新高。
这里所说的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三站”),就是由中国科协推出的解决上述困境的创新举措。院士、专家、博士深入生产一线,与中小企业结对子,精准对接企业困难,全面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创新竞争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同时也激发青年博士人才创新创富的动力。
市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链持续招大引强
作为我市培优育强十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的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链又有新进展。1—7月,全市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链重点培育企业38家,其中链主企业4家,骨干企业16家,星火企业18家。规上企业31家,规上工业总产值48.3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3.67%,增速21.3%,居全市十大重点产业链第三。
今年来,市科协把牵头培育市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链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举全科协之力抓好推进落实,坚持招大引强,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织密延链强链“一张网”。截至7月底,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链制造业投资入库项目40个,完成投资额7.47亿元。
据悉,市科协探索“基金+”招商模式,注重将产业招商与基金投资有机结合,重点用于服务产业链项目招引和培育,对标一流产业园区建设,高标准打造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园筑巢引凤。目前,已建有金义新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义乌智能显示材料和东阳前沿新材料等3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打造了龙芯智慧产业园、光源科技小镇等一批集成电路及信创产业集聚园区。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来,市科协坚持特色创新,通过院士精准对接产业链、“科学咖啡馆”活动品牌、推荐优培科技型企业家三项特色服务打通产业服务融合“一公里”,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下一步,将加快印发产业链发展规划、紧抓产业项目建设、做优做强企业存量、做好科创赋能产业链,力争完成全年招引上重大项目10个以上的年度目标任务,制造业投资增长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