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体育

“在水里面就像小鱼,很快乐”

金华7岁“后浪”对游泳着了迷

记者 方璟/文 钟路/摄

9月24日,金华市第十届运动会游泳会游泳项目在市体育中心游泳馆开赛。

游泳是本届市运会设置金牌数量最多的项目,在5天时间里,来自全市9支代表队的624名运动员根据年龄和性别分组,对139枚金牌发起冲击。

当天上午,记者在选手休息检录区看到了一个小男孩,一旁的家长正在给他揉肚子。“刚比完50蝶,上来以后说肚子疼,可能是太紧张了,有些胀气,没想到他能坚持游完比赛。”

小男孩名叫汪泽昱,今年7岁,来自金东代表队,从4岁开始学游泳。汪泽昱的爸爸汪橙介绍,之所以在小小年纪就送他去游泳,原本是因为“喜欢玩水,就想让他学会游泳,掌握自救技能”,没想到每次进入泳池,汪泽昱便如鱼得水般欢快。见孩子对游泳着了迷,汪橙决定让儿子接受正式训练。

然而,当爱好变成了每天枯燥的训练,原本爱玩水的汪泽昱开始闹起了脾气,常常哭着不肯训练。直到去年在市“迎春杯”青少年(儿童)游泳比赛上,首次参赛的汪泽昱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游泳冠军,从此态度明显转变。汪橙说:“这个冠军让他有了进步的动力。”此后,汪泽昱训练更积极也更用心了。

“我喜欢游泳,因为在水里面就像小鱼,很快乐。”腹痛缓解后,汪泽昱又变得生龙活虎,上前和记者聊了起来。这次市运会,他报名了男子8岁及以下50米蝶泳和个人全能项目。在上午的50米蝶泳中,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忍着腹痛拿到亚军,这个成绩让家长和教练都很惊喜。“与8岁的小朋友一起比,在体能和技术上还是有些差距。他不仅拼到了第二,还把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1秒。”汪橙说,比赛前一晚,孩子有些紧张,作为家长只能不断安慰他金牌不是目标,只要每一次都有进步就很了不起。“我们现在特别为他骄傲。”

在汪泽昱妈妈的手机相册里,几乎都是孩子训练、比赛时的照片、视频。“看,这么小的孩子都有腹肌了。”她指着其中一张照片笑着说。照片中的汪泽昱带着泳帽泳镜,正在进行打腿练习,腹肌和人鱼线清晰可见。“现在知道为什么中国游泳队被称为‘男模队’了吧,游泳真的会练出好身材。”汪泽昱妈妈打趣道。

汪泽昱的教练、市游泳队教练李浩楠介绍,参加个人全能项目意味着每项泳姿都要比,这非常考验孩子的个人能力。暑假里,汪泽昱每天都会进行两个小时的训练。开学后,也坚持每天游2500米到3000米。“他的水感不错,最重要的是他有着不服输的精神”。

在李浩楠看来,近年来,金华青少年游泳选手中涌现了不少像汪泽昱这样的好苗子。现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早早地开始学习游泳,选材面扩大了,就更有利于人才选拨。

去年,我市提出《金华市振兴游泳项目十条举措》后,要求各县(市、区)依托县级体校或特色学校,面向本地幼儿园、小学选拔组建县级青少年儿童游泳队,同时,配合市体育运动学校、市全民健身中心联合组织运动员招生,在全市范围内选拔组建金华市游泳队,从梯队建设上强化选材育才。

此外,除市运会外,我市原则上每年开展不少于5次市级游泳赛事,充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以赛促练,可以加快提升金华“后浪”们的竞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