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3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国内新闻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功绩

(上接第2版)类似的紧急事件,沈云华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产妇需要输血,她毫不犹豫挽起袖子,献完血后又立马投入紧张抢救中;碰到疑难重症病例,她不眠不休也要研究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和沈云华一样,陈燕忠也是全国劳动模范。就像孕产妇听到有沈医生在就感到放心一样,当时公交车驾驶员开着经过陈燕忠调校的车子时,心里就踏实了。

陈燕忠1982年调到市公交公司,一直干到2005年退休。“没有专门学过,就是喜欢看别人修,看多了就自己试试,时间久了也就摸出些门道来了。”陈燕忠说。

当时车辆更新慢、维修配件少等限制反而锻炼出了一个多面手。没有配件,陈燕忠就照着样子,敲敲打打做一个。

如今,陈燕忠看到公交车开过,也会习惯性停下脚步仔细听,“用耳朵就能听出车子有没有问题,有问题就叫驾驶员回去报修”。

当下,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榜样?大家眼中的好干部是什么样的?浦江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利民给出了答案。今年6月,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徐利民同志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人如其名,只要对老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有再大困难,徐利民都要去做。推动绘制未来15年上山申遗与建设的路线图,带头建水库解决虞宅乡14个自然村、一万多人口的饮用水问题,创建“一卡五单”工作法,推动“民情暖哨”工程,带头组织成立“暖心服务”团队……一桩桩、一件件,徐利民燃烧自己,照亮奋进之路。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挺身而出,有时是一念之间,而有时候一念就是一辈子。

精神在传承中熠熠闪光

“每一件展品、每一个雕塑、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故事,应该被永远铭记。”周新果介绍,2021年面向社会开放的金华烈士纪念馆已经成为市民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

党政机关、学校企业、村庄社区也成为弘扬革命精神的舞台,2021年成立的“八婺英烈 百年风华”英烈故事宣讲团让英烈们的故事走出了纪念馆。老兵宣讲团20多名退役老兵更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打动无数人。

市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优抚纪念处处长汤超介绍,今年以来,全市烈士纪念设施接待群众17.4万人次,开展英烈事迹宣讲活动226场次,受教育人数2.5万人次。

精神无影无形,却有着一种穿透人心、穿越时光的力量。身边有一个英雄模范、先进人物,往往能够带动一片。

去年11月6日,傅煜华的警号重新启用,继承者是他的女儿傅芸。以前,她只是觉得爸爸忙,现在对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感悟。“我感觉他又回来了,就在我身边。”傅芸说,要成为像父亲一样的人。

傅煜华所在的集体一直是行业中的先进,不管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还是完成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都有口皆碑、名列前茅。叶剑勇说,把傅煜华热爱的工作做好,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沈云华手把手带出来的队伍也已经成为业界的精英团队。市人民医院每月一次的学习会,她还是会准时参加。该院产科主任徐秋莲说,沈云华从不藏私,竭尽所能为年轻医生传道解惑。

这段时间,徐利民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省内多所高校举行。爱民利民的精神在新时代大学生中激起阵阵回响。

陈燕忠有时还会回单位看看,更多的时候则是和儿子探讨切磋修车技术。他儿子可谓子承父业,已经当上了市交投公交集团修理厂的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