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白龙桥拆除危旧房腾出新空间

本报消息(记者 胡敏霞)近日,秋雨绵绵。从前每到下雨天,家住婺城区白龙桥镇新周家村下八垅自然村的洪樟溪就很头疼。“村干部总会上门劝我搬到村上的安置点。”洪樟溪说。如今不同了,他可以安心地待在家里,因为他的老房子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帮助下得到修缮,安全隐患得以消除。“你看我现在住的房子,客厅这么大,还有3个房间,卫生间和厨房都是独立的,真的感谢镇村干部!”

随着人居环境的提升,如今农村里不少村民都住上了新房,但也有不少村还有老房子,而且住在老房子里的大部分是高龄老人。“很多老房子房龄很长了,而且大多是土木结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白龙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据统计,原先全镇有人居住的老房子就有100多户,每到暴雨或台风天,镇村干部及网格员就要挨家挨户进行转移。

为此,今年白龙桥镇启动危旧房销号行动,并制定《有人居住危房全面解危行动方案》。自行动开展以来,白龙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危旧房拆除(修缮)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全力构建镇级分管负责人联系片、片干部联系村、村干部联系户的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6月21日,随着叶店社区叶某某户D级危房拆除,全镇有人居住D级危房实现清零。

为了让群众意识到危旧房的危害,该镇成立宣传协调专班小组,聚焦危旧房为什么要拆(修缮)、要怎样拆(修缮)等问题,并发放《督促解危通知书》,积极宣传相关政策措施,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切实打消群众顾虑,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让群众从旧房难舍到安心拆除。截至目前,全镇有人居住危房已拆除修缮41户、腾空38户。

除全面推进有人居住危旧房全面解危工作外,白龙桥镇还积极推进无人居住危旧房拆除工作,为村庄发展腾出空间。

在郑路村横大路自然村,可以看到村中有不少危旧房拆除后的痕迹。“今年,在镇政府指导下,我们加快推动危旧房拆除工作,截至目前,全村已拆除包括危旧房在内的老房子30多户。”该村村党支部书记伍建忠说。

横大路自然村紧挨集镇,空间发展有限。随着危旧房的拆除,产业空间、建房空间腾出来了。在相关部门及镇政府支持下,婺城区2024年度闲置宅基地盘活项目在该村如火如荼进行着。“我们村集体把危旧房拆除后的宅基地进行回收,再按照相关政策给村民统一批基建房。” 伍建忠说,“我们在村的南面统一批给村民一块土地,村民们拿到相应的建房面积就可以建新房了。拆除旧房腾出空间,还可以用来建设村集体产业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村庄可持续发展步伐。”

眼下,第一批拿到建房资格的季胜坚已迫不及待地开工。“盼了20多年,现在终于可以建新房了。”季胜坚说。

“一个村庄发展空间有限,拆除危旧房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白龙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戴增贵说,危旧房整治工作不仅关乎群众住房安全,更是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全镇危旧房共解危205栋,其中拆除158栋,修缮47栋。接下来,白龙桥镇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牢牢守住本质安全底线,全面推进农村危旧房系统综合治理,确保“住有所居、住有安居”,切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