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增值化改革以“营商”促“赢商”

——金华政务服务如何做到企业有感“务”超所值

看我这手改革牌 4

记者 胡哲南 倪晗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招”。从“四张清单一张网”,到“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化改革,再到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我市面对一些早发先发新发问题,探索出不少“破局之道”。

拼经济,拼发展,从根本上讲就是拼营商环境。但是,各种“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一度让群众苦不堪言,同时也让相关部门饱受非议。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单位日常要开的证明就包括流动人口证明、无收入证明、贫困证明等60多项。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2019年,我市全面实施全市域“无证明城市”改革,即依托数字底座,聚力于流程再造,服务于群众需求,倒逼政府深化自身改革,变“群众和企业跑开证明”为“数据生成证明”“部门代跑证明”。

针对出现的基层政务服务能力不均衡、群众办事体验感不强、企业对要素成本偏高、知识产权保护不够有力、中介市场不够规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强等经济发展痛点堵点、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应运而生。去年以来,我市积极投身新赛道,以政务服务理念深层次改变——从过去政府“有什么、给什么”变为市场经营主体“要什么、给什么”,通过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政府、社会、市场三侧协同,打造的是“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新生态,不断厚植发展沃土。

提质:优质服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对于广大市场主体来说,制度供给的精确性可以有效对冲市场观望的不确定性,让企业办事不用找人。

为加强电动自行车行业管理,7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发布公告,经企业申请、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初审、文件资料审查、现场查验等程序,初步确定6家企业列入符合《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绿源集团上榜,这也意味着绿源今后在电动自行车行业可以更加健康持续发展,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将抓住更多消费者的更新需求,率先享受行业发展红利。

“公司创新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绿源集团总裁助理周湛晨说,今年企业积极开展电动自行车行业全链条整治,迫切需要进入行业白名单,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但这方面的申报经验不足。今年年初,金华开发区经济发展部通过严密筛选,发现绿源具备列入符合《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的资格,派出专门团队为企业解读政策、匹配条件、梳理材料信息,帮助企业完成申报,并顺利入选名单。

透过绿源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项改革的深刻内涵:随着产业的竞争和行业的洗牌,亟须以更精准优质的服务供给,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让企业发展预期稳定、生产心无旁骛。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绿源经历30年发展,首创液冷电动车新品类,参与电动两轮车国家标准制定,坐稳国内电动自行车行业的第一方阵。

扩面:增值服务聚合部门工作合力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底层逻辑,不是简单的“一件事”变“一类事”,政务服务变增值服务,是在基本政务服务便捷化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个性化衍生服务。从审批流程“大瘦身”到审批时限“大提速”的极简审批,从“洽谈即服务”到“拿地即开工”,每一次改变,都彰显着政务服务水平、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