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国内新闻

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10月10日,我国首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当日一早发布公告称,即日起,接受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申报“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创设新工具——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并明确表示这项工具所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

创设这项新工具涉及多个基础设施,对政策协同性和工作效率的要求不言而喻。就在宣布创设工具两周后,这项互换便利工具正式推出,给资本市场带来利好。

据介绍,该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

也就是说,通过互换便利操作,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可以将手里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替换为国债、央票,便于在市场上回购或卖出融资,这相当于直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得了流动性支持。

“此举可大幅提升相关机构的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投资能力。”中信证券金融产业首席分析师田良介绍,国债、央行票据与市场机构手上持有的其他资产相比,具有更高的信用等级和流动性。在互换便利工具支持下,市场机构获取资金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通过对股票进行增持,更好地发挥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

记者了解到,互换便利首期5000亿元,将为资本市场提供增量资金。而且,互换便利期限不超过1年,到期后可申请展期,抵押品范围未来也可能视情况扩大。

此次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公告明确表示,创设新工具旨在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的要求。可见,这项新创设的工具是一种长期制度性安排,而非仅仅应对短期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