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洋”行动 让老人心里暖洋洋
本报消息(记者 胡雅心)“食堂的饭菜咸淡刚好,口味也合适,在家门口就能吃到营养餐觉得很开心。”每天中午10时许,金华开发区洋埠镇下萧村的钱奶奶就会拎着饭盒,和隔壁的戴奶奶一起到距离家里不到两分钟路程的镇中心食堂打饭。
更令她开心的是,上个月开始,老年食堂还给她们额外加了餐。“第一周加的是大鸡腿,第二周是盐水鸡和葡萄,后面几周还有大排、狮子头。”钱奶奶高兴地告诉记者,对于每周的加餐,她充满了期待。
近年来,洋埠镇响应上级部门号召,立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扎实推进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以“小食堂”托起老年人晚年幸福“食”光。2023年开始,洋埠镇改变各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运行模式,在下萧村设立镇级中心食堂,引进第三方餐饮公司,实行配送餐制度,总共涉及辖区10个行政村的215名老年人。
为了让每位老人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每天,镇中心食堂的工作人员一大早就开始采购食材,6点蒸饭,7点切菜备菜,8点烧菜,10点前将饭菜分装到餐桶,并进行装车。本村村民自行打饭,其他村村民实行配送。
“每餐都是一荤一素,我们每天换着口味,变着花样,尽量保证老人营养能够跟得上。”洋埠镇中心食堂负责人萧俊杰表示。
今年以来,洋埠镇党委政府提出“暖洋”行动养老服务提升工程三年实施计划,凝聚各方力量探索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新实践,在此基础上,积极实施“暖洋助餐”补助计划,借助镇慈善分会力量,定期为辖区老年人送营养。
7月初开始,洋埠镇慈善分会已经联合爱心企业每月为辖区644名8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送牛奶;9月初,又开始探索中心食堂配送餐计划,在每周三或周四为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就餐的65岁以上老人额外加餐,实现洋埠镇居家养老助餐服务点全覆盖。
今年,洋埠镇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一现状,特别聚焦辖区困境老人,全力推进“暖洋健康”保障计划,全面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现在,每周都会有医生到村里来给我们量血压,监测身体状况,这让我觉得很安心。”让宅村84岁的陶银香奶奶高兴地说道。由于腿脚曾受伤,行动不便,且与子女分开居住,陶奶奶被纳入了“暖洋健康”保障计划。如今,她不仅能定期到村里的养生健康坊测量血压、血糖,还可以享受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更有专属家庭医生随时为她答疑解惑,老人有了更切实的健康保障。
洋埠镇通过与辖区卫生院建立紧密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卫生院的医疗资源,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同时,针对有白内障手术需求的老年人,洋埠镇积极送达相关政策,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得到治疗。此外,还为长者建立健康档案,每月开展血压、血糖检测服务。目前,洋埠镇已为全镇368名慢性疾病患者建立了“一人一档”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
考虑到老年人自理能力有限,且子女常不在身边,洋埠镇特别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自理能力评估。由村两委、党员志愿者、医护人员等组成的健康服务队,定期上门为结对老人提供测量血压、理疗、洗澡等服务,同时还帮忙整理家务、陪同就医。洋埠镇慈善分会更是为患慢性病的长者提供公共交通补贴,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得到全面保障。
为了吸引更多力量参与关爱老年人行动,洋埠镇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联动共治的工作机制,积极链接金华婺州堂足道馆等爱心助老团体,走进乡村为老年人提供洗脚、剪指甲、理发等便民服务。同时,积极对接洋埠镇卫生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血管外科团队等医疗资源,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义诊服务,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暖洋’行动计划安排,有序推进各个子项目,为辖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温馨、便捷、充满关爱的老年生活环境。”洋埠镇社会事务办主任方立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