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建设进度提速带动有效投资增速

1812块钢制“积木”拼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本报消息(记者 杜晓萍)位于兰溪市高新区的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科创园项目,宛如一个大型积木拼接现场。164根钢柱、1648根钢梁根据编码对号入座,即可“拼”成项目4号厂房,长150米、宽90米,共3层。

昨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厂房已初具雏形。自今年5月开工以来,项目建设不断提速,原计划11月5日完成主结构吊装,将提前15天至10月20日完成。“目前正在安装二楼和三楼主次梁。”施工单位精工工业现场负责人孙益明密切关注着前方两个施工组。

一台吊车、两台登高车加上7名施工人员为一组。只见钢梁被吊车高高吊起,地面上两人用绳子牵引钢梁两端,慢慢调整方向。与此同时,4名施工人员乘着登高车而上,等待钢梁就位,将钢梁与钢柱的孔一一对齐,插入螺栓、拧上螺母,最后用机器拧紧固定。拼接这样一块“积木”,如果顺利的话用时约10分钟。

顺利的前提,不仅与每一块“积木”的尺寸、每一个孔洞的位置等因素相关,也取决于施工的精细化。矗立起164根钢柱,就是个不小的挑战。4号厂房只有3层,总高度超21米,钢柱则高达24米。一体成型的钢柱,先插入砼杯口1.75米,必须与地面垂直,否则会影响水平面钢梁的安装,再浇筑杯口和钢柱内砼,确保稳固。

孙益明常驻工地,皮肤黝黑,但他不怕日晒,就怕雨淋。“出于安全考虑,一旦下雨只能停止吊装。”他说。天气的不确定性,唯有用工作的确定性来应对。近期秋高气爽时,55名施工人员就紧抓“黄金期”,每天多干1小时。遇上下雨天,工地就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安全生产与项目建设两手抓。

建设进度提速,带动了投资加速跑。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科创园项目年度投资额1.5亿元,1—8月达2.21亿元,完成率147.33%,居金华科技强基重大项目首位。

据悉,该项目是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科技创新强基项目,由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将新建两幢建筑,即4号、5号厂房,其中5号厂房将于11月初开工,预计2025年5月底竣工,2027年5月达产,重点研发、生产集成式重卡电驱桥及各领域小型化、轻量化、低能耗电驱动产品。

西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东边现有厂房加足马力,忙着生产公共汽车、环卫车等交通领域及工业领域所需的轴向磁场电机。作为一家以轴向磁场电机为核心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盘毂动力8年间投入12亿余元,研发的电驱动产品较传统电驱动产品重量、轴向尺寸各减小50%,功率密度超过我国2035年规划目标的117%,破解了轴向磁场电机产业化难题。

截至目前,盘毂动力成功申请了1346项国内外专利,在轴向磁场电机领域排名全球领先。今年,该公司还升级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将借助更大力度的扶持政策,持续攻坚、迭代关键核心技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需要电能的产品,就要用到电机。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的趋势下,电机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盘毂动力公共事务经理方德华说,“我们已认证准入40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验证准入110多个细分市场场景项目,去年产值超3亿元,今年预计翻番。”

之所以投资建设新能源电驱动系统科创园项目,正是盘毂动力着眼于新能源广阔前景而加速布局。据悉,该项目达产后,可年产100万台套新能源电驱动系统,推动企业在电机领域内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