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20版:第30届义博会特刊·公益

“一缕光”成为“一片光” 团结互助善爱结硕果

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传递满满正能量

记者 王志坚 通讯员 陈正明 文/摄

日前,由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全军学雷锋标兵、当代“活雷锋”金正洪创建的义乌“正洪爱心公益协会、警卫连善爱团队”微信群很热闹,众多爱心人士参与共建“雷锋书屋”爱心捐赠接龙活动。

为弘扬雷锋精神,传承警卫连“团结、互助、善爱”优良传统,更好地传递“一缕光”,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将在义乌革命老区、湖北恩施、云南腾冲、贵州六盘水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捐建10所“雷锋书屋”。金正洪在微信群发布此消息后,大家积极奉献爱心,踊跃捐书捐款。截至目前,已有100余人捐赠价值10多万元的3000多册图书。

“众人拾柴火焰高,做公益靠的就是集体的力量。”金正洪介绍,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警卫连善爱团队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有当年的雷锋连长虞仁昌、新四军老战士朱光、扎根山区教学几十年的退伍老兵彭伦祥等,是一个以退伍老兵为主的爱心组织。今年以来,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不断汇聚暖流,积极传播正能量,爱心故事接连不断。

【爱心故事一】

新春走访慰问 情暖烈属老兵

今年1月23日,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组织部分退役军人开展新春送暖活动。通过走访慰问一直关注和支持公益事业的烈士家属和爱心人士,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义乌市大陈镇楂林一村的蒋义生,是日本籍新四军烈士坂本寅吉的儿子。面对前来慰问的退役军人,蒋义生激动地说:“我和父亲虽从未谋面,但他对革命的坚定和对党的忠诚,让我在生命的历程中多了一些敬仰和传承。”

“蒋叔,我们都是烈士的亲属,都有一个共同心愿,不让烈士英名抹黑。”现役军人、孟祥斌烈士的妻子叶庆华对蒋义生说。一同前往慰问的退役军人、大陈镇军旅爱心书法家王黎明向蒋义生送上自己精心书写的“福”字和新春对联。

在义乌市江东街道平畴二区,烈士骆超强的父亲骆光丰见到退役军人一行,如同见到久别的亲人:“儿子是我的骄傲,更是榜样。见到你们,就如同看到儿子灿烂的青春。”

当天,退役军人一行还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国际家居市场等地,走访慰问部分退役军人商户和长期支持公益活动的爱心人士代表。

今年1月27日,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志愿者走访95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朱光,把一束代表吉祥健康的鲜花和一本新四军纪念画册送给老人,并送上水果、饮料等。老人激动地说:“你们每年都来看我,我担当不起啊。”

当天,一行人又来到苏溪镇湾头下村,慰问爱心孤寡老人王燕田。同时,邀请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刘峻、王黎明、金云虎、金春雷等为湾头下村村两委挥毫泼墨,写了百多副对联和百多个“福”字,送给搬进新房的村民们。

今年2月17日,在东阳市商城西路虞仁昌家,义乌爱心人士一行为95周岁的虞老拜年庆生。当代“活雷锋”、金华市最美退役军人金正洪把中国邮政最近出版发行的《做太阳的“一缕光”:金正洪和他的爱心团队》邮票纪念册赠送给虞仁昌,并送上有“生日快乐”贴片的鲜花。义乌红色收藏家何盛专程赶到东阳,拿出一幅珍藏多年的雷锋宣传画,表达对雷锋和虞仁昌的敬意。

【爱心故事二】

传递“一缕光” 讲好红色故事

今年3月4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来自五省二市的爱心人士相聚义乌,在义乌市前店(雷锋)小学上演了一场“爱心大戏”。

“爱心大戏”系列活动,由义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李志强主持,在太阳的“一缕光”义乌退役军人学雷锋暨《爱之絮语》新书首发式中拉开序幕。《爱之絮语》是金正洪继《爱在旅途》《爱在义乌》《爱在金秋》《爱在阳春》之后的又一部精品力作。全书共16.5万字,收录了金正洪在2017—2023年间写的部分学雷锋心得体会文章,文字生动感人,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和人间真善美。

在随后举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 做太阳的‘一缕光’”爱心捐赠仪式上,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名誉顾问龚辉潮为“春苗助学”志愿服务项目捐赠10万元;爱心人士李敬超专程从江苏苏州赶来,为义乌学雷锋活动捐赠5万元;为宣传雷锋精神,义乌退役军人、正洪爱心公益协会副会长楼云星为湖北来凤百福司民族小学、云南阿昌族新华乡小学赠订《雷锋》杂志150份,义捷消防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惠智捐订《铁军》杂志150份,义乌雷锋小学校友王健芳、过守忠、楼江义为母校义乌市前店(雷锋)小学捐建做太阳的“一缕光”雷锋浮雕。

义乌市政协秘书长吴朝晖代表义乌市政协机关丹心服务队,向义乌市前店(雷锋)小学捐赠500册《雷锋》《爱之絮语》等图书。2007感动中国人物、孟祥斌烈士之妻叶庆华捐赠了珍藏的100多册《雷锋日记》等。义乌市关工委副主任杨英和义乌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杜承荣,分别向贵州大山深处的几所学校赠书。

当天下午,专程来义乌参加学雷锋活动的《耿飚传》作者孔祥琇,“215”号功勋坦克车长、志愿军二级英雄杨阿如之子杨祖国和金正洪一道走进义乌市稠江街道永祥社区,为该社区的流动党员上新春“第一课”。孔祥琇为在座的流动党员讲述抗美援朝“215”号功勋坦克的故事,让与会者接受了一次鲜活的红色洗礼。杨祖国向大家讲述父亲杨阿如的英雄事迹,还向永祥社区捐赠了《坦克英雄杨阿如》书籍。金正洪为大家讲述传递“一缕光”的故事,分享了自己学雷锋的心路历程,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凝聚志愿力量,传承文明之风,传递正能量。

【爱心故事三】

思政活动别出心裁 让那一抹红更出彩

今年4月2日,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会同义乌市新四军研究会的一群退役老兵,开展“清明祭英烈 宣讲进陵园”活动,让大家在清明节前夕接受一次红色洗礼。

在义乌市大陈镇烈士陵园,退役老兵和小朋友们一起进行清明扫墓活动,既是对英烈的缅怀,也是对公益精神的传承。这不仅有助于弘扬革命传统,传承民族精神,还能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

扫墓活动中,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成员向烈士墓敬献花篮,默哀致敬,并聆听烈士的英勇事迹。新四军烈士坂本寅吉的儿子蒋义生讲述了父亲从一名日本侵略者成长为反战人士,最后成长为一名新四军战士的传奇一生。这不仅是对烈士的敬仰和缅怀,也是对年轻一代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

随后,大家来到诸义东革命历史纪念馆,一起缅怀革命志士,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金正洪表示,到大陈镇烈士陵园进行清明扫墓和宣讲活动,既是对烈士的缅怀和敬仰,也是对公益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今年5月30日,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与前店(雷锋)小学联合开展“弘扬铁军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参加活动的,不仅有从杭州赶来的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金萧分会会长邬楚龙一行,还有义乌市关工委、福田街道、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邬楚龙宣读了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关于在前店(雷锋)小学设立“弘扬铁军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的决定。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金萧分会副会长沈伟民、义乌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吴伟兴分别为学校授牌。

邬楚龙介绍,之所以选择前店(雷锋)小学为红色基地,是因为该校几十年如一日,用“一缕光”精神育人,涌现了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英雄模范人物,如“救火六勇士”、当代“活雷锋”金正洪等。该校设立的学雷锋展览馆迄今已接待2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有30多家机关、学校等单位在此设立德育教育基地。

今年9月18日,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联合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金萧分会、义乌市新四军研究会、义乌市教育局等部门,在义乌革命老区楂林小学举办“竹韧培根 坚勇铸魂”思政活动,教育孩子们要从小铭记历史、不忘国耻、赓续红色血脉,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爱心故事四】

爱洒大山深处 跨越千里助学

今年4月13日,一群善爱老兵齐聚义乌银海二区“合宜堂”,开展“我为苗族小朋友送一本书”活动。共青团贵州省委驻浙江工作委员会金华工委书记聂宇介绍了地处贵州省六盘水市木果镇发期小学的有关情况。该校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因自然条件差,不少贫困学子需要帮助。王杰生前所在部队退伍老兵、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副会长吴滨带头助学结对:“帮助贫困学生是退役军人应尽的责任,我作为一个受部队教育多年的老兵,要把爱心洒向需要的人。”

“结对六盘水苗族小朋友算我一个。”义乌市台联会副会长蒋雪方表示,她在部队的女儿马上要当妈妈了,她想结对一名苗族小学生,作为特殊的爱心礼物送给女儿。义乌市前店(雷锋)小学老校友王秀英,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名誉顾问、义乌市政协原副主席龚有群,义乌市蒙娜丽莎瓷砖总代理虞英君,义乌市台联会副会长方文勇,义乌市台联会义北分会副会长楼志强等10多人也表示要参与爱心结对活动。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名誉顾问龚辉潮表示,要为协会的“春苗助学”志愿服务项目捐赠10万元,帮助该校建一个“爱心书屋”,让大山里的小朋友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健康成长。

今年9月2日是发期小学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11名善友风尘仆仆来到这所山区小学。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副会长楼葵芳赠送了装有篮球、排球等体育用品的大礼包,并组织志愿者把义乌爱心公社捐赠的20多个包裹邮寄到学校,里面装有送给258名学生的图书、袜子、书包、保温杯等物品。龚辉潮、吴滨、何健、王桂菊等向13名结对学生每人发放1200元爱心红包。金正洪为20名优秀少先队员和6名老师代表签名赠送自己撰写的爱之系列丛书和做太阳的“一缕光”中国邮政纪念封、邮票纪念册。以龚辉潮名字命名的“辉潮雷锋书屋”启用,里面不仅有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赠送的40个品种近千册图书,还有湖南雷锋馆提供的《雷锋的故事》等10多个图书品种。

【爱心故事五】

资助家庭困难学子 40年爱心不断

今年6月21日,金正洪带领爱心团队成员一起来到李埝中心小学,与该校10多名家庭困难学生开展结对帮扶行动。

李埝中心小学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李埝乡。当天,在校门口迎候金正洪一行的除了李埝中心小学师生,还有来自东海县政府和李埝乡政府的多名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他们说,金正洪与该校家庭困难学生结对帮扶,已整整坚持了40年。

1984年3月,金正洪从徐州某部来到李埝乡驻训。看到李埝中心小学的草房子、土台子、泥孩子,不禁萌生了帮助改变该校困境的决心。于是,他用节省下来的津贴,隐姓埋名给该校寄书和其他学习用品。两年后,该校动用各种途径终于找到金正洪,学校所在的林场党委、校领导带着师生代表赶到徐州某部,专程送去“英雄所在部队 雷锋式的战士”锦旗,并把一本红彤彤的证书递到金正洪手里。

从此,这根军地爱心纽带再也没有断过。曾受到帮助的贫困学子,如今已上大学的顾一平说:“是金伯伯(金正洪)及其爱心团队给了我知识腾飞的翅膀,今后我要学习更多知识回报社会,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金正洪说,40年结下的助学情怀,影响和带动了不少人。曾伴随他的脚步走过几十年的退伍老兵邵光明,这次去东海车站接来自上海《雷锋》杂志的首席记者窦芒和从江苏徐州赶来的“金话筒60秒”自媒体网红刘建玲时感慨地说:“金正洪40年为爱坚守,关心资助贫困山区孩子,令东海人民感动,令被资助者感动,值得学习。”

当天的助学活动简短而又热烈,李埝中心小学校长杨利说:“如今,学校早已告别过去的草房子、土台子、泥孩子的艰苦办学历史,用上了明亮宽敞的教室。但与正洪爱心团队结下的40年军地友情十分珍贵,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引导学生成为有爱心的人、社会有用之才。”

据了解,自1984年以来,金正洪和他的爱心团队为该校寄各种图书近万册,还赠送价值数十万元的学习用品,帮助结对学生上千名。该校先后建立“金正洪书屋”“正洪班”,让爱心资助不断焕发青春活力。

【爱心故事六】

携手共建“雷锋书屋” 以特殊方式为祖国庆生

今年9月30日上午,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携手义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新四军研究会等部门开展“携手共建‘雷锋书屋’、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爱心公益活动,表达退役军人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爱意。

活动现场,退役军人、二等功臣陈正明代表雷锋当年连长虞仁昌、“雷锋班”第25任班长曲宗明、雷锋辅导过的学生孙桂琴、辽宁抚顺雷锋馆馆长张文立向“雷锋书屋”捐赠近百册图书和雷锋纪念章;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金萧分会副会长沈伟民向楂林小学“雷锋书屋”捐赠10多本《不渝的忠诚》《阻击英雄》等红色故事汇;“爱心爷爷”楼关海向楂林小学“雷锋书屋”捐赠雷锋画册和雷锋铜像;义乌市农民作家胡友大向前店(雷锋)小学、楂林小学赠送《孝德感乌》《提篮女》等多部自己创作出版的小说佳作;当代“活雷锋”、义乌工商学院“校外人生导师”金正洪向“大学生诚信书屋”捐赠红色书籍。

为感谢爱心人士的热心奉献,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负责人龚小忠为来自湖南常德的新义乌人郑晓清、宗泽后人宗群群赠送做太阳的“一缕光”中国邮政邮票纪念册和爱心团队成立40周年纪念币。义乌市正洪爱心公益协会副会长楼关海自费购买5000面小国旗,赠给市场过往群众和商户,这件事他已坚持了5年。正洪爱心团队特制《携手共建“雷锋书屋”、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纪念封,为这次国庆活动注入新的文化元素。现场不少退役军人和市场经营户以手机扫码的形式参与赠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