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系 出台标准 多元协同
义乌争当智慧应急消防建设“排头兵”
记者 钱旭升 文/摄
义乌市江东智慧应急消防服务站006站接警平台收到辖区内某出租房烟感设备报警,值班站员立即携带应急处置装备赶往现场。3分钟后,值班站员抵达现场,发现楼道内蔓延着一股浓浓的焦味,且有大量烟雾。站员与租客立即利用厕所水源扑救,确认现场无复燃迹象后,才收整器材返回站点。
义乌市福田智慧应急消防服务站002号站接警平台收到辖区内某厂房烟感设备报警,值班站员立即携带应急处置装备赶往现场。3分钟后,值班站员到达现场,发现厂区内电箱着火,有大量烟雾,立即呼叫增援,并通知企业切断电源。站员使用灭火器将明火扑灭。不久,福田专职消防队到达现场,站员将现场移交处置。
义乌市稠江智慧应急消防服务站016站接到警情出车单,告知某路段交叉口有一辆电动自行车起火,值班站员立即携带应急处置装备赶往现场。3分钟后,值班站员到达现场,发现有大量烟雾弥漫,电动自行车处于燃烧状态,立即使用灭火器将明火扑灭,同时配合专职消防队疏散现场人群。
……
在商城义乌,这样的火情通报每天都会发生。依托120余个智慧应急消防站,120万余个全时全域监管点位,义乌市应急科技有限公司的应急站员像一只只小蜜蜂,穿梭在企业、高层、出租房、“九小场所”,将一起起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应运而生
智慧消防大大降低火灾发生率
义乌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汇集着26个大类210多万种商品。义乌地域面积1105平方公里,万商云集。截至今年5月底,义乌在册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110.36万户,成为全国市场主体第一大县。
与之相对应的是义乌企业量大面广,产业整体呈现“多、小、散”特征。林立的厂房、密集的出租屋、蜂拥而至的外来人口……这些因素给义乌城市安全管理带来极大挑战。
义乌是一座吃改革饭长大的城市。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了有效防控火灾,一场探索新技术、寻求新突破的划时代“消防革命”在义乌市义亭镇率先拉开大幕。
义亭镇地处义乌市西南,全镇以工业化园区分布,受其产业特征的影响,呈现社会单位及外来人口众多的现象。义亭镇政府与义乌市应急科技有限公司通力合作,以“开放共享 共治共建”理念,围绕提高社会单位精准预防、就近处置、科学管理的能力,降低社会单位日常运维成本目标,充分挖掘“物联网+”在消防管理中的潜能,把智慧消防工程做成百姓实惠、政府安心的民生实事。
镇街级智慧应急消防服务体系以“中心站+基层站”模式建立。中心站主要负责对各类数据的实时监控、分析掌握,以便向各基层站部署工作任务。同时,在线下提供企业人员防火业务培训,切实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每个基层站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内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各基层站不仅向企业提供24小时线上监测服务,发布实时远程预警,还提供线下实地巡查,向企业提供应急预案的决策提议、形势分析、排查报告及初起火灾扑救等增值服务,大大降低了火灾发生率。
通过线上“一网联通”及线下“3分钟到达”的联动服务体系,可以在社会单位发生火情时实现联防联动,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同时填补消防救援资源不足的问题,是微型消防站和专职队的有效力量补充和中间纽带,是应急消防管理站在基层的信息采集抓手。
据了解,智慧应急消防服务体系建设中有一项颇具特色的“两变两不变”管理模式。“两变”指的是变革管理手段、变革安全保障方式——通过线上检查提醒、线下指导督促,实现网格全覆盖的管理目标,摆脱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疲于应付的瓶颈;通过“应急处置135、设备运维135、隐患管控135”等闭环管理流程,实现全时全域全周期安全管理,走出消防安全由政府及部门大包大揽、保姆式管理的困境。“两不变”指的是政府消防工作的主导地位和社会单位的消防主体责任不变。
快速发展 全省首个智慧消防地方标准出台
2022年6月24日,义乌举行《基层智慧应急消防站建设与运行规范》地方标准发布会。这是全省首个智慧消防地方标准《基层智慧应急消防站建设与运行规范》,标志着义乌智慧消防进入标准化发展的“快车道”,也为全省智慧应急消防站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义乌经验。
《基层智慧应急消防站建设与运行规范》由义乌市应急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起草,义乌市应急管理局作为规范提出归口单位,义乌市标准化研究院进行技术保障。从智慧应急消防站建设及管理的总则出发,对选址与布局、人员要求、消防器材装备、智慧消防管理平台、服务内容、日常管理、评价与改进等方面进行规范,为智慧应急消防站建设与运行建立执行标准。
《基层智慧应急消防站建设与运行规范》列出11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如选址与布局上,明确选址区域、使用面积、防火分隔要求、功能布局等内容;人员要求上包括基本要求、人员配备等内容;消防器材装备上包括必配的消防器材装备和选配的消防器材装备,如作战服、灭火器、单兵作战车辆等。对基层智慧应急消防站“中枢神经”智慧消防管理平台的基本要求、建模及可视化、巡更管理、移动端接入等作出规定;对基层智慧应急消防站的服务内容作出规定,包括日常监测、火灾预警应急处置、消防安全巡查、消防安全宣传等内容;对基层智慧应急消防站的日常内容作出规定,包括人员管理、消防器材装备管理、档案管理等内容;对基层智慧应急消防站的评价与改进作出规定,包括自我评价、外部评价、投诉和建议的处理等内容。
“我们要在火灾发生事前、事中、事后形成闭环管理。”义乌市应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旭明介绍,事前通过投放在现场的前端信息自动采集装置+站点人员手动等方式,多重前端感知加平台预警发现问题,事中通过站点站员3分钟到场现场核查与处置解决问题,事后通过反馈的大数据分析,找出隐患薄弱环节,补足短板、杜绝问题,真正做到隐患流程闭环管理。
《基层智慧应急消防站建设与运行规范》地方标准的发布,是义乌数字化管理、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方面,为其他地区智慧应急消防站建设提供了可复制模式及切实可行的管理经验。
多元协同 推动社会应急力量高质量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义乌已形成“1个市级智慧消防应急指挥中心+14个镇街智慧消防应急中心站+N个基层智慧应急消防服务站”的智慧应急消防服务体系,本着“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前提,充分发挥“统一平台 集中管理”优势,以“1分钟响应、3分钟到达、5分钟处置”为原则,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结合的“一站式”服务。
线上以维护现场消防设施设备完好率、前端信息采集装置完整度为前提,开展线上7×24小时实时监测服务;线下利用手机App等途径,现场巡查采集消防安全隐患并予以全过程监督管理,形成全闭环处理流程,提供专业消防技术服务。线上与线下结合开展消防安全培训,致力于提升全员消防安全意识。
昨天上午,记者在义乌市应急科技数据服务中心的屏幕上看到,各类安全基础信息一览无余。该公司投入设备总数超120万台,像一双双眼睛实时为宗地企业、商业综合体、工业园区、高层建筑、医院、文保单位等场所保驾护航;分布在各个站点的安全技术服务队员随时随地在辖区巡逻排查,一旦出现火灾险情,指挥平台会第一时间收到告警信息,借助平台实现对火情的实时掌控,快速调度初起火灾扑救力量进行处置。
据了解,应急科技管理平台还通过三维建模技术还原现场空间模型,将物联网信息终端传输设备安装在现场,自主动态采集现场信息,精准定位设备及人员,一旦发生事故,则可快速响应,降低火灾影响。平台对维保、检测、评估、隐患排查、应急演练、培训等消防安全管理全过程进行闭环流程处理,并设有企业四色隐患管理机制,分析研判企业风险等级,从而防患于未然。
“截至目前,应急科技依托平台工具的突出应用,已成功处置初起火灾千余起,真正践行了‘做最具责任感的社会化安全服务平台’的企业使命,坚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陈旭明表示,接下来,公司将持续以数字赋能为核心,加速推进线下线上、产业内产业外资源整合,共同打造优质的安全管理服务,践行“为百姓服务 为政府分忧”的经营理念,保一方平安,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为推动社会应急力量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企业名片
义乌市应急科技有限公司由义乌市市场发展集团于2020年6月发起成立,是一家具有智慧消防全产业链服务能力的专业公司,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设有金华市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具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电子与智能化工程、消防设施工程等专业承包贰级资质,同时是浙江省消防协会驻义乌办事处、浙江省消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安防协会委员单位、长三角数字联盟理事单位。公司分别于2021年8月、2022年9月建立武义、永康属地分公司。
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现有员工近600人,含高级工程师、中级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消防工程师、建造师、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等专业人才,全员持红十字救护员证。
公司牵头起草首个关于智慧消防服务领域的地方标准《基层智慧应急消防站建设与运行规范》,2021年6月由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同时,以“基层智慧应急消防服务标准化”项目申报入选省级标准化试点工作。
在义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创新发展“1+14+N”智慧应急消防服务体系,以3分钟到达划定服务范围建立智慧应急消防服务站,作为最小的安全守护单位,线上线下“一站式”开展智慧应急消防服务,解决消防“最后一公里”问题,联网单位近4万家,联网设备120余万台,成功扑救初起火灾千余起。自开展服务以来,辖区火灾数据逐年下降,社会效益显著。
公司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始终秉承“为百姓服务 为政府分忧”理念,以义乌为中心,面向全省、全国推广智慧安全整体解决方案,以智慧化、数字化、专业化为引领,破解安全管理中的层级化、粗放化、壁垒化问题,以“智慧大脑”“安全户口”“信息代步”三大工程为核心,助推地方政府开创综合、智能、联动、全覆盖的应急管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