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金华分行开展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
本报消息(通讯员 张奕晨)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假币鉴别能力和反假币意识,维护社会经济稳定与金融秩序,近日,工行金华分行组织开展了以“现金支付更便利,使用现金更安全”为主题的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
今年以来,为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树立金融为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工作理念,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工行金华分行在当地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深入贯彻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消保工作理念,持续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水平,助力人民群众更好共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线上宣教与线下宣教互融共促。该行组织辖内各支行大力创新宣教渠道和活动形式,突出特色项目和工作品牌。主动适应新时期消费者信息接受方式变化,践行绿色金融和数字化宣教理念,设计创作微视频、微电影、动画、漫画、H5等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宣教材料,利用融e联、电视、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渠道向消费者推送,以移动互联方式促进宣教工作提质增效。探索依托信息技术开展消费者金融素养评估,通过举办网络金融知识竞赛、开展网络直播等,提升消费者参与宣教活动的热情。该行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开展一天一主题、一天一案例的金融消费者权益知识精准宣教。
二是突出特定群体和聚焦重点问题有机结合。该行组织辖内各支行根据不同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类别的消费者群体,个性化、多样化金融知识需求,实施精准宣教,突出对农村居民、老年人、在校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等的宣传教育,并推动消费者权益宣教与金融扶贫、乡村振兴以及党建、团建工作有机融合。结合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校园贷、非法代理维权等违法违规金融案例的最新特点、监管政策的发展变化及该行融安e信、工银智能卫士等反欺诈产品和服务功能更新,灵活调整宣教内容和宣教方式。
三是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助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典型案例、长图漫画等形式,重点解读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强化对网络平台诱导借贷、虚假违法广告等非法行为的识别和抵制能力。以监管、法院等部门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方面的政策导向和主要措施,引导消费者理性维权、多元解纷,远离“代理维权”“代理投诉”等非法金融行为。普及国家金融政策措施,加强对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降低企业和个人融资成本等方面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提振金融消费信心和预期。普及诚实守信理念,开展诚信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等主题活动,增强消费者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