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3版:今日开发区

后徐千亩稻田 喜迎秋收

本报消息(记者 胡晨歆 文/摄)风吹稻田千重浪,又到一年秋收时。10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后徐村,看到金黄的稻田连块成片,串串稻穗把稻秆压弯了腰,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在金色稻浪中,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

“今天开始陆续收割水稻。今年的收成不错,预计亩产量可以达到600公斤。”金华金开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开文旅)工程管理部工作人员邵旭剑介绍,2024年单季晚稻种植面积为1023亩,预计5—10天完成收割。

这片金色的千亩稻田得益于苏孟乡后徐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该项目由金开文旅承建,于2021年1月开工建设,项目包含土地整治共705亩。按照相关规划,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发区分局的牵头下,金开文旅统筹项目建设和质量管理,开展土地平整、田块归并、路网畅通、改良土壤、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等工作,建成连片耕地1023亩,农田集约化、规模化和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达到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目标,实现“粮田”到“良田”的华丽转变。

“去年水稻亩产500多公斤,像今年夏天这样长时间的高温天气,换做以前早就减产了。多亏这两年建设高标准农田,让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得到保障,今年晚稻产量、质量没受太大影响。”望着整治后的农田,种粮大户陈建新述说着眼前的变化。他说,秋收结束,将利用冬闲田播种油菜,来年3月,后徐村将会有千亩油菜花海。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为“造一块好田”,开发区高度重视耕地保护问题,通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实现小田变大田。据了解,开发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土地综合治理计划规模达3182.74亩,新增耕地面积2397.06亩。

“在‘造好田’的基础上,我们着力‘用好田’,进一步提高集体资产的利用效率。”邵旭剑说,后续金开文旅拟在后徐村和茶堰村实施整体农业产业提升,将该区域打造成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研学科普、农产品展示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带动农民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