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购物节开启 警惕六类网络骗局
记者 季俊磊
“双11”优惠券领了吗?满减凑了吗?目前,淘宝、天猫、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抢先购、限时购等“双11”活动已提前开启。然而,诈骗团伙也在伺机而动。市区方女士便遭遇了“双11狂欢购”骗局,金东公安随即发布了防诈提醒。
警方紧急劝阻追回4.6万元
“方女士,我们是派出所工作人员,您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昨天,金东公安分局东关派出所接到线索,称辖区群众方女士疑似遭遇电信诈骗。该所综合指挥室反诈岗位辅警张华健立刻拨打方女士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随后,张华健迅速联系村警钱军、阮俊峰赶到方女士家中。
“我只是在做任务赚钱。”为证明自己并未遭遇诈骗,方女士向张华健分享起自己的赚钱“小妙招”。原来,方女士收到一张“双11狂欢购”的宣传单,宣传单上的“三重好礼”让方女士心动,于是扫描二维码添加了“客服”。
“客服”告知方女士奖品已领完,但可以让她参与其他福利活动,只要为某平台宣传和推广就可获得返利。在对方的指引下,方女士加入一个宣推群,在群内完成一个宣传小任务后获得了4元奖励,这让方女士对这波“福利”深信不疑。
为了获得更多返利,方女士直接在群内接下一个大任务,但被告知需要先充值4990元的任务本金。“我本来有些怀疑,但对方给我发了一个合同,保证亏损包赔,并且上面还盖着章,我就相信了。”充值成功后,客服却告知因方女士操作不当,4990元被冻结,需要方女士再完成一个任务才能解冻并返还所有资金。
“‘客服’让我把4.6万元现金通过网约车司机送到指定地点,就能将所有钱一起返还,还送我华为手表作为补偿。”方女士一边说,一边将“客服”发给她的华为手表邮寄截图给张华健看。得知4.6万元现金已经在送去路上,张华健急忙联系司机将包裹送回。好在劝阻及时,钱追了回来。
张华健表示,这是近期以“双11”活动名义出现的诈骗手段,诈骗分子通过“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网约车运钞”的模式实施诈骗,凡是陌生人要求将现金通过网约车司机送到指定地点进行充值的行为都是诈骗。
警惕六类“双11”网购骗局
方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每年“双11”期间都会发生不少诈骗事件。金东公安发布“双11”防网购诈骗指南,提醒市民警惕以下几类多发诈骗案件。
骗局一,预售商品骗局。
骗子在微信群、朋友圈或网购平台发布“抢先购”“限时购”等信息吸引消费者,后要求受害人添加微信好友、私下转账,收款后即拉黑。
警方提示:对于异常低价的商品要提高警惕意识,收到优惠短信后务必要前往官方平台核实。网购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交易平台,切勿绕过第三方监管平台直接私下交易。
骗局二,冒充客服退款赔付诈骗。
骗子通过电话、短信冒充电商平台客服,以货品存在质量问题、可添加微信退货退款为由,诱骗受害人进入钓鱼网站进行诈骗。
警方提示:遇到网购退款赔付情况,一定要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可联系电商平台确认是否确实有退款赔付情况。如确有退款赔付情况,一切退款操作请在官方平台进行。
骗局三,卡单、调单诈骗。
骗子利用“双11”抢购高峰期出现网速变慢、网银交易迟缓的状况,冒充电商客服,以消费者所购商品出现卡单、调单或交易失败等情况,逾期处理会导致账户资金冻结为由,骗取消费者到银行取款机前操作退款至其账户。
警方提示:如接到关于卡单、调单、激活订单等内容的短信和电话,要多方核实后再行处理,切勿随意给陌生人指定的账户转账、汇款。
骗局四,虚假快递诈骗。
骗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网络购物订单,冒充快递公司客服,以受害人快递丢失退款赔偿为由骗取信任。互加微信好友后,骗子谎称退还赔偿金和保险金,要求受害人提供账号及验证码,并进入网贷平台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接到快递理赔电话,一定要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可以联系快递公司官方客服或在线联系网店客服,确认快递是否真的有所损坏无法送达,切勿随意点击对方提供的链接,切勿随意给陌生人转账。
骗局五,中奖免单及虚假红包诈骗。
骗子利用“双11”期间各大电商平台举办的抽奖活动、派发红包促销活动,向消费者发送中奖短信或在朋友圈、微信群等平台诱骗大家点击红包,诱骗受害人登录钓鱼网址,借此实施诈骗。
警方提示:遇到中奖免单、抽奖红包等活动,一定要仔细甄别,详细了解活动规则,与电商平台客服求证,慎点来历不明链接,切勿轻易转账、汇款。
骗局六,刷单返利诈骗。
骗子以在“双11”期间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好评度为由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初始以小额返利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并诱导受害人继续刷联单、刷大单,在受害人意识到被骗时,即被拉黑。
警方提示:网络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通过网络平台找工作或兼职的时候,不要被“高佣金”诱惑,不要有“轻松赚钱”的心态,一定要前往正规公司或中介签订合法劳动合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