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报是一束光
樊春宽
部队转业后,我到金华市交警大队工作。第一次独立执勤,遇到一名行人昏倒在地,宾虹小学一名小学生的母亲主动协助我进行救治,伤者转危为安。归队后我提议队领导向学校表达谢意,校方在全校表扬了这件事,后来还上了金华新闻网。一次凡人善举,通过金华的主流媒体向社会传播,让人性的光辉得到彰显。
这样的“微光”故事执勤时常有发生。文明城市创建中,我与志愿者同守一个路口,齐心协力把路口管理得井然有序;2022年,省运会期间,我因执勤误了饭点,一个卖煎饼的小哥一定要送给我煎饼,我把这件事发到朋友圈,200多人点赞。这两件事后来都上了金华日报网络端。还有一次,我搀扶一个耄耋老人过马路,他竟然多次鞠躬,让我惭愧又感动,举手之劳,却得到如此厚爱……后来,我把这些温暖的小事写成《做温暖街头的一束光》向《金华日报》投稿,这是我在《金华日报》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让我备受鼓舞。曾经非常羡慕别人在报纸上刊发“豆腐块”,原来,我也可以上纸媒,也可以讲好闪光的故事。这篇文章后来经《金华日报》编辑推荐和修改,被“学习强国”选用,再后来,又被《平安时报》《民主与法制》等省级、国家级媒体转载,并获得2023年金华市总工会赞美劳动者主题征文一等奖和最佳人气奖,今年又获得浙江省工会劳动主题征文优秀作品。这篇文章带来的“高光时刻”,让我悟到了何谓“微光成炬”,看到了文字的力量。
《金华日报》还是我工作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是我工作中的一盏明灯。刚进机关,不知道讲话稿、机关公文如何写。我便将头版头条作为每天必学内容。从那里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确保在公文写作时符合上情、吃透下情。经常,我还会仿用其中的“金句”,日积月累,受益匪浅。
除了要闻,《金华日报》其他版面我也经常关注。5年前,我写了一篇《高山下的花环》读后感,做了个美篇,一个部队领导看见后帮我发到一个公众号上,并鼓励我写点其他类别文章。我模仿报纸上本地作家的文章,写了一篇随笔《母亲的背影》。后来,这篇文章不但刊登在《金华晚报》上,还上了金彩云《佳音巷》栏目,配了朗诵,非常动听。这让我受宠若惊,原来,我也能写出“闪闪发光”的文学作品。
工作之余写写文章,至今,我已先后在《金华晚报》、金彩云上发表了《生命如兰》《满天的星斗不说话》等作品累计近40万字,加入了金东作协、金华作协。我写生活、写工作心得、写平凡小事,发现美、传递美,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写作还促使我和儿女一起再学习,“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我还常常和儿子、女儿一起读《金华晚报》小记者专栏,那些柔软、无邪、灵动的文字常让我想到纯真童年,也增进了与儿女的关系。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金华日报》是我生命中的一束光,不断照亮我的心灵窗口。它是我的良师益友,教我懂得珍惜、认真工作,教我感恩生活,让我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