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国际新闻

深耕本土做实“五篇大文章”

东阳农商银行书写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

陈启宇 贾琳巧

今年以来,东阳农商银行进一步深耕本土、彰显特色、放大优势,做实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该行各项贷款余额573亿元,较年初新增47亿元。

释放“科技金融”活力

发展科技产业,离不开金融“活水”灌溉。针对科技企业规模小、资产轻、增信手段有限的难题,该行运用科技手段增加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模型,突破传统抵押担保模式,将商标、专利等作为授信依据,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出“阳光·专利权质押贷款”产品,截至目前,支持知识产权质押类企业26户,贷款金额2.1亿元。

在此基础上,该行与东阳市科学技术局、东阳市融资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设立科技企业风险池,政银协作,解决科技型企业担保难问题。在人行金华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华监管分局指导下,针对小微科技企业轻资产等特点,通过小微易贷纯线上、纯信用贷款方式,为科技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截至目前,该行支持科技企业贷款325户,金额34.68亿元。

深耕“绿色金融”底色

今年以来,东阳农商银行推出“阳光·强村贷”,助力东阳市“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实践”试点建设,优惠贷款利率定价,为18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贷款4.35亿元,发放消薄贷80笔、金额近2亿元。同时,该行与东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东阳市农业农村局携手,为东阳市高铁新城、花园村、寀卢村、官桥村、蔡宅村、八里湾村等村全面配套金融支持,总授信金额达3820万元,并推出“阳光·碳易贷”“阳光·环保贷”“阳光·光伏贷”等系列金融产品,丰富绿色信贷产品体系。截至目前,发放绿色贷款958户,金额8.98亿元。

坚守“普惠金融”初心

围绕“园区、专业市场、行业协会、商会和供应链”5大平台,东阳农商银行开展“阳光·普惠周周访”活动,持续完善银企对接机制,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截至目前,累计走访企业3600户,贷款支持小微企业4511户,较年初新增461户;发放贷款189亿元,比年初新增15.5亿元。

让利降本纾解困难。该行下调企业贷款利率,推动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累计办理贷款展期282笔、金额1.93亿元,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11462户、金额172.06亿元,用时间换取空间,有效缓解企业和个人资金周转压力。与东阳市人力社保局合作推出“阳光·共富技能贷”产品,根据技能人才等级给予不同的利率优惠,其中个人消费性的放款额度最高可达50万元,全力支持东阳市技能人才、劳模、工匠、技能创富型企业、技能型产业等发展。

丰富“养老金融”模式

为从事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智慧养老等服务的企业提供融资利率优惠、费用减免、资金结算、现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支持,目前东阳农商银行已配套10亿元养老机构专项授信。提供暖心金融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养老金融服务的申请、审核和发放流程,每人节约30分钟等待时间;打造“老年友好型网点”,实现69家网点“爱心座椅”、无障碍通道等“便老化”服务设施全覆盖。创新养老金融产品,该行支持“大社保”体系建设,推出“阳光∙安心贷”,为失地老年人和养老保险到龄人群一次性缴清保险费用,真正实现“备老”无忧。截至目前,该行共计发放“阳光∙安心贷”养老贷款1817户,金额1.34亿元。

强化“数字金融”建设

东阳农商银行联动市大数据中心、税务、公积金、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现已形成了以浙里贷、信农贷、云商贷为渠道,以公积金贷、青创贷、农合通贷、普惠贷为特色“关贸E贷”“区块链”秒贷的系列产品,以云保贷、云抵贷、分期贷为补充的个人数字贷款产品体系,基本可满足辖内各类客群的小额贷款融资需求。同时,该行依托浙江农商联合银行“一码通”平台,积极构建线上消费场景,助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现已在东阳市上线智慧菜场、智慧公交、智慧停车、智慧医疗、智慧校园等智慧场景68个,全面提升百姓生活便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