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市民问政

记者调查

现代“新农人” 绘就乡村好“丰”景

记者调查

孙晓丽和永康舜芋

记者 申季灵 文/摄

“这是柑橘新品种‘爱媛46’,你们尝尝看。”10月29日下午,在“新农耕梦 稻田学堂——横山村‘金田共享’开播仪式”结束后,金东区塘雅镇横山村党支部书记金美新拿着刚摘下来的果子请众人品尝。个头不大、圆润饱满的外形看似有些普通,口感却清甜多汁、细嫩无渣,大家纷纷夸赞“好吃”。把柑橘新品种从国外引进来的正是该村的“新农人”。

近年来,“新农人”队伍不断壮大,城市青年、大学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企业家、归国留学生等带着知识、技能、技术来到乡村、扎根乡村、发展乡村,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新农人”蹚“兴农路”

塘雅镇横山村是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30多年,横山村村民就开始种植葡萄,全村种植葡萄面积900多亩,主要栽种巨峰和阳光玫瑰两个品种。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横山村的葡萄小有名气。

葡萄种得辛苦,卖得更辛苦。以往,由于村民不了解市场行情,经常为葡萄销售发愁。“葡萄要如何卖得好”这是金美新常常思考的问题。

近几年,直播经济成为新热潮。金美新萌发培养一批助农主播推介横山葡萄的想法。在塘雅镇一“稻”奔富党建联建促进下,今年横山村组建“萄”醉直播团队。95后的返乡大学生徐欣欣成为“萄”醉直播团队的骨干成员,不定期开展产品销售、乡村休闲旅游、种植基地采摘等直播活动。有了直播团队的引流,来到横山村采摘葡萄的人络绎不绝,葡萄不用愁卖。

除了将返乡大学生培养成“新农人”,金美新还从外面引进“新农人”,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帮助村民转变发展观念,助力乡村多业态发展。

吴文英是我市水果种植专业户。作为城里人,她2016年开始从事农业种植。“她不仅热爱农业,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多样的社会资源、先进的技术手段,正是我们村需要的人。”金美新三次登门拜访邀请她前来横山村创业。目前,吴文英在横山村拥有30余亩柑橘种植基地,栽种着“爱媛46”等多个柑橘新品种。

“‘爱媛46’柑橘批发价格15元一斤,亩产4000斤以上。我们鼓励村民把柑橘老品种改换为新品种,实现增收。”金美新说。

在婺城区琅琊镇新兰村,有个精品粗粮种植基地,栽种着拉飞南瓜、彩色马铃薯、皮花生、红宝石玉米、蜜薯等健康粗粮新品种,让人耳目一新。“我从小跟着父亲走遍很多乡镇,对乡土有特殊情怀。”七八年前,90后陈艺辞去白领工作,选择成为一名“新农人”。“我们基地种植的粗粮很少使用农药,非常健康。”陈艺说,除了销售鲜果,各类粗粮、蔬果还加工成低糖非油炸休闲零食。

和“靠天吃饭”的传统农民相比,“新农人”有更宽广的知识面、更开阔的视野、更先进的管理技术,能够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新农人”成“兴农人”

“新农人”爱农业、善经营、懂管理、有理想,是积极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探路者”,更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10月11日,在2024年浙江省巾帼新农人创业项目大赛决赛上,金华皈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晓丽的参赛项目“做好土特产文章 打造乡村产业共富新模式”荣获二等奖。

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也蕴藏着巨大的“宝藏”。2016年,孙晓丽来到永康市前仓镇大陈村创业。从创办“猪栏咖啡”、开办民宿,再到挖掘“永康舜芋”,打造“芋见大陈”品牌,孙晓丽一直扎根美丽乡村,带动一批村民走上共富路。

前仓镇是“舜芋之乡”,有着几千年栽培历史。“永康舜芋”不仅拥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还曾多次跟随“雪龙号”科考船走进南极。虽然舜芋质优价廉,但销路一直不好。

为了解决舜芋销售难问题,孙晓丽以“一村一品”的乡村产品品牌化运营思路,探索农文旅融合的“共富工坊”新模式,打造出“芋见大陈”的品牌,和以舜芋为原型,创设“粉粉”“糯糯”动漫IP。

如今,小芋头有了大产值。孙晓丽介绍,舜芋鲜果已顺利进入全国300多家大型连锁商超,还开发了50余款舜芋深加工产品。在今年“2024味到京城美食节”上,舜芋加工的美食深受欢迎。

今年初,孙晓丽牵头组建的“新农人政协委员工作室”在大陈村挂牌成立。工作室会聚一批来自农业、环保、经营管理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在助力乡村共富的同时,着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让“新农人”真正成为“兴农人”,需要有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培训服务。今年,塘雅镇通过开设“稻田学堂”、打造“新农人”培训品牌等方式,开展农业培训,全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养的“新农人”队伍,带动更多乡村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