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 心心相融
记者心得
婺城蹲点记者 ◎孙武斌 何为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入蹲点企业,深挖创业发展故事,乐嘉厨具、浙江金佛手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给人很多有益的启示。从小企业到拥有自己的“绝招”,从单一产品到融合发展,企业紧紧抓住每一次改革创新的机会,在时代浪潮中焕发着生机与活力,这种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也深深感染我们。
兰溪蹲点记者◎金王瑛 本次随助企团队参与多家企业蹲点报道,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兰溪五丰冷食有限公司。当时我们围绕“如何因地制宜发挥本土原材料优势”进行采访,该公司充分展现国企担当,采购金华两头乌、兰溪杨梅等成本相对较高的原材料,带动金华本土产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企业的强烈社会责任和担当值得我们学习。
武义蹲点记者 ◎巩长青 这次蹲点行动,对我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与成长的契机。在浙江武义浙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我与同事分工协作,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快速反应能力,让我受益匪浅。从小切口入手,选取独特的视角,融媒记者敏锐的新闻性、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将对我今后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金义新区蹲点记者 ◎苏宣萌 与企业家面对面,深刻体会到企业发展的不易,真切感受到民营企业家敢闯敢干、做精主业的精神。此次蹲点也让我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文字、摄影摄像、主播协同作战,一次次探讨交流,碰撞出思想火花。
永康蹲点记者 ◎徐健勇 浙江雄泰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已41年,曾是永康“墁塘之路”的典型企业之一。面对发展新难题,企业投入大量财力精力探索推行全环节数字化、全员工网格化,成效显著。在蹲点过程中,企业也带给了记者诸多启示。媒体与企业面临同一命题,就是如何在时代的转向中实现成功革新。全媒体环境下,我们要走出舒适区,坚持转作风改文风,走一线勤思索,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义乌蹲点记者 ◎方静 何谓新质生产力?如何阐释新质生产力?过去几个月,我们走进标杆企业,近距离观察企业的生产线,和企业高管面对面,了解他们的管理理念和创新思路。我们捕捉到了生动的案例,并以案例为引,了解、讲透新质生产力。在新媒体、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新闻工作者更要增强脚力,去生产车间、去市场一线,始终保持“在现场”的自觉和热忱,专注挖掘冒热气的新闻。
东阳蹲点记者 ◎冯俊江 真实、贴近、鲜活的蹲点报道,是我们站上融合传播主战场的“硬核武器”。今年夏天,我们先后走进东阳市明堂红木家俱有限公司、东阳市六环饰品有限公司,聆听父子兵、夫妇档的奋斗故事。两家企业,两对搭档,“办好企业”是共同初心,坚韧、勇敢是共同气质。凭借这股“不惧困难 齐心奋进”的精气神,两家企业难中求进,也让报道更加出彩。这就是深入现场蹲点报道的意义。
磐安蹲点记者 ◎毛伟军 倾听民声,了解民情;解剖“麻雀”,为企纾困。这样的蹲点,是新闻工作者该有的模样。磐安自古因“药”而闻名,近年来更是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浙江大晟药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个缩影。记者深入企业,倾听企业家创业的酸甜苦辣,深入了解一个百年“老字号”的匠心传承。我们从蹲点一家企业到关注一个产业,以点促面,力争助企行动达到成效最大化。
浦江蹲点记者 ◎汪蕾 来到浦江水晶产业协会及当地水晶龙头企业浦江东洲水晶有限公司蹲点调研,我们被企业的稳扎稳打、危中求机所打动。一次调研、N篇报道、一场直播,给企业带来实打实的助力。特别是在产业调研会上,浦江当地相关部门与县领导深入基层,让我们看到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紧紧相牵。我们相信,浦江水晶产业的未来可期,必将“晶彩”无限。
金华开发区蹲点记者 ◎唐宇昕 到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金华市老街口食品有限公司蹲点采访,我们看到了“绿源”的新——平台搭建、人才引进、资金投入,闻到了“老街口”的香——匠心传承、电商赋能、布局新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背后,是金华企业的冲、金华企业家的拼。在直播间,我们竭尽所能吆喝“金华造”,希望掀起朵朵浪花,进而汇聚成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滚滚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