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姆共富工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记者 巩长青
近日,武义县白姆乡寿仙谷有机国药基地内一片金黄璀璨,300余亩杭菊在阳光下竞相绽放,宛如金色海洋,不仅为乡村增添了绚丽色彩,更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金钥匙”。
灵活就业
家门口有美景更有收入
每日拂晓时分,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大地,基地附近的村民便纷纷涌入杭菊田,开始一天的采摘工作。他们穿梭于花海中,手指灵巧地在朵朵菊花间跳跃,熟练地摘下每一朵饱满的杭菊,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幸福的笑容。
寿仙谷有机国药基地负责人朱卫东介绍,为打造生态有机循环产业链,基地在早小洋菊基础上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个新品种“寿菊1号”“寿菊2号”。新品种不仅花瓣繁多、产量可观、品质上乘,还具备抗逆、抗病、抗虫害的优异特性,为杭菊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现在每天有100元左右收入,手脚麻利的姐妹一天能赚200元。”白姆乡金坛村村民廖炳花告诉记者。自从加入杭菊采摘队伍,她的生活更加充实。经过专业培训,她掌握了标准化采摘技术,收入稳步增加。这是寿仙谷有机国药共富工坊带动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生动案例。
共富工坊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近年来,白姆乡依托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宝贵资源,通过土地流转、技术指导、产销协作等方式,打造寿仙谷有机国药共富工坊,探索实行“1+5+3”党建联建模式,“强一方企业、富一方百姓”,联合政府、企业、基地、支部、农户五大主体的集体力量,聚力提供一批就业岗位、打造一批种植基地、培训一批种植能手,带动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企业增效,走出一条科技富农路。
如今该工坊不仅种植杭菊,还种植灵芝、铁皮石斛、绞股蓝等多种中药材,并与村民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这一模式可以确保基地的原材料供应,也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据统计,共富工坊已累计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及低收入农户900余人,人均年增收达3万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共富工坊解决了农民就业难、不会种等问题,还通过土地流转将闲置资产转化为致富资源,带动周边村集体经济增收。此外,共富工坊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建成1000余亩有机国药基地养生园,融合现代农业、现代文旅与乡村振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年游客量达12.6万人次,带动当地及县内农副产品、民宿产业销售收入超3000万元。
党建引领
拓宽共富“朋友圈”
近年来,白姆乡以党建引领不断扩大共富工坊辐射范围。通过引导企业与种植大户、种植基地双向对接,实现订单种植,精准助力本土农业发展增益提效。目前,全县范围累计收购鲜品药材原料价值超7000万元,与3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大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培育形成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产业。
在此基础上,依托中药材种植的长期发展优势,寿仙谷作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引领3家中小型中药材加工企业增效发展。其与武义县农业农村局联合申报的道地药材全产业链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入选浙江省2024年度乡村振兴综合试点项目名单,为白姆乡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