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南市”谱写发展新篇章
记者 卢师慧 通讯员 张莉莉 陆晓刚
深秋,走在南市,处处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犹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南市的美由外而内,南市人奋斗的姿态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年来,南市街道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围绕“1354”总抓手,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奋力谱写“和美南市”新篇章。在此过程中,辖区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治理也愈发精细。
全面动员 攻坚破难
项目稳步推进
“杭温高铁通了以后,我利用周末去温州玩了两次,实在是太方便了。”今年,随着杭温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不少市民乘坐高铁实现了杭州、温州“一日游”,体验了“家门口坐高铁”的便利与快捷。
杭温高铁横店站位于南市街道槐堂村,在项目推进期间,街道专门成立了征迁工作指挥部,并组建征迁工作小组。由街道班子领导带队,街道干部全体出动,分组深入到村民家中。面对面为村民讲解相关政策、耐心解答村民疑问、用心用情做动员工作、帮助村民算好政策账、奖励账以及长远账,凭借强大的凝聚力、高效的执行力和顽强的战斗力,杭温高铁顺利开通。
“一支笔、一摞拆迁资料,是征迁工作组同志们的标配。大家挂图作战、走村入户,‘征’得了民心,‘签’出了速度。”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灿说。除了杭温高铁外,街道其他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茶地开展着,截至目前,街道完成了大联等9个村的村界面积确认,以及338户农户的入户调查等征迁前期工作,让351国道建设得以顺利推进;完成杨梅园区块81.73亩土地的征收和坟墓搬迁工作,确保新能源产业平台建设顺利开展;完成天桥山、龙井山区块257.3亩土地的政策处理,以及石马线涉及农户的房屋征收工作,为横店航空产业园建设保驾护航;完成下槐260户农户的自主搬迁工作,助力未来社区建设顺利进行等,12项集中攻坚重点任务均已基本完成,受到广泛赞誉。
后续,南市街道将凝心聚力抓落实、全力冲刺四季度,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完成,为“打造新时代强市名城、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贡献南市力量。
文旅融合 立足特色 乡村和美发展
入秋后,南市街道梨枫村游人如织,村内停车位每日几近爆满,马路边车辆从村口向外绵延数公里,高峰时期每日涌入超4000人次。
梨枫村依傍仙霞山脉双岩尖山而建,有着“浙江省梨川漫谷森林氧吧”的称号。清新的空气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为乡村旅游资源奠定了坚实根基,成为街道打造乡村文旅示范的“模范生”。该村成立梨川漫谷共富工坊,投入2600余万元,完善村内基础设施与休闲娱乐景点建设,成功打造梨川漫谷景区。今年上半年,梨川漫谷景区盛大开业,迅速在周边掀起旅游热潮。下半年,受杭温高铁开通辐射影响,外地游客大幅增加。9月成功承办了“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中秋”暨梨川漫谷中秋游园活动。今年来,该村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收100多万元。
梨枫村是南市街道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与优势资源,深挖各村禀赋,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基层治理“模范生”大联村在今年7月被评为省级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红色研学“模范生”紫溪村被打造成特色红色研学基地,今年以来已接待研学队伍1.7万余人次,成功创建省级未来乡村;同时街道高城村、敖溪村两处被列为今年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考察点……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协同发展,让南市乡村开辟了一条充满机遇与希望的发展道路。
此外,今年来,南市街道还完成了宏兴塑胶、宏嘉工贸等3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完成5家回归企业招引,辖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等同比均有增长,多项经济指标走在全市前列。
扎实推进 持续“加码” 民生“落地有声”
“义东高速什么时候可以开通”“天神殿隧道现在已经完成建设了吗”“开通以后,南溪片区交通就便利了很多”……日前,南市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市、街道两级代表到义东高速和大联初中开展民生实事项目调研。
义东高速是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通车。在义东高速石盆路段,代表们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建设进度汇报,并表示沿线群众对义东高速全面开通盼望已久,高速开通后对于促进沿线村镇经济往来有重要意义,对沿线村镇建设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大联初中,代表们深刻感受到了学校的变化:宿舍楼装上了空调,饮用水工程和卫生间升级改造等。
今年来,南市街道持续关注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直面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南市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让民生“落地有声”。截至目前,南市街道八大民生实事项目已完成六项,其余两项按计划推进中,项目覆盖面、群众受益面不断扩大,乡镇卫生服务、学校宿舍和体育场地提升改造、居家养老服务、农村道路提升改造、美丽乡村后续运维管理等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以实质性提升或根本性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