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榧茶道”:一个挺起基层“共富脊梁”的助农品牌样本
记者 毛伟军
“这里的香榧太好吃了。”日前,在磐安县尚湖镇黄岩前村住民宿的10多个兰溪游客,品尝了榧茶名(磐安)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榧茶道”香榧后赞不绝口,一下子买了50多公斤。
而位于东阳市横店镇的磐安榧茶道体验店,不时有顾客进店品尝红茶,试吃香榧。红茶、香榧、仁糖……这些产自磐安大山深处的山里货,成为顾客的香饽饽。
眼下正是香榧上市季,“榧茶道”以香榧多元化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这两天,公司员工也正在加班加点炒制上海一家企业订购的3000公斤香榧。
“我要借助横店这个窗口,将家乡的农特产品通过‘榧茶道’品牌销往上海、江苏和北京等地,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磐安优质、地道的香榧和茶叶。”公司负责人卢铭强说,他返乡创业的初衷是想感召更多企业家投身乡村振兴,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带动磐安农副产品全产业链增收和当地农户致富。
2019年,卢铭强在家乡黄岩前村创立“榧茶道”品牌后,让从事香榧加工生产30多年的土专家、父亲马妙岳当技术指导,经常向附近村庄的村民提供免费技术服务。从去年开始,卢铭强先后两次邀请浙江农林大学副教授喻卫武来现场授课,就香榧栽培技术、完熟采收与加工前处理等作详细讲解。两场培训课座无虚席,喻卫武手把手指导香榧种植户修剪技艺,解决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技术难题。同时,他还邀请6位金华乡土专家到岭干、列聚山和尚湖等村讲课指导,让香榧种植户的管理、生产和加工过程更加科学化。
“香榧采摘和完熟管理环节很重要,我们只有掌握了这些关键技术,香榧品质才会提高,干果才不愁卖。”岭干村一倪姓农户说。
因为香榧种植户懂得科学管理、生产和加工,直接影响今年的香榧干果收购价上涨10%以上。“今年‘榧茶道’以17.5元/公斤保底价向农户收购,同时还按质论价,品质越高价格更高。”卢铭强说,今年公司准备向农户收购1万公斤香榧干果,受益农户达200多户。
为了让更多香榧种植户受益,卢铭强开始在香榧深加工上发力。“香榧仁糖”是今年新上市的产品。“榧茶道”采用糯米和大麦熬制的麦芽糖,加入新炒制的香榧干果,以非遗传承的古法工艺制作,产品甜而不腻、酥松可口。“与‘榧茶道’合作,我充满信心。”磐安县炒米糖非遗传承人孔桂忠说。
磐安拥有千年香榧古树3000多株,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磐安县已将香榧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不过,近年来香榧进入盛产期,存在供大于求的现状,也有种植户不愿采摘、宁可烂在树上。
为此,“榧茶道”急农户所急,着手在深加工上破局,提高香榧的收购量。“从明年开始,我们将在深加工上向香榧油和香榧酒延伸,香榧巧克力和香榧饼干也在积极开发中。”
今年5月,“榧茶道”成立共富工坊,以“公司+农户”的抱团形式带动香榧种植户增收。同时,公司还将成立香榧农事服务中心,扩大香榧的深加工,为低收入种植户提供免费的加工服务,并向社会开放,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我们要叫响‘榧茶道’品牌,吸引更多企业家关注和投资农业,并实施‘新农人’人才培育工程,解决专业技能人才紧缺问题,推动传统香榧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当地农户增收。”卢铭强说,这是他投身农业最想做的一件事,让“榧茶道”成为挺起基层“共富脊梁”的助农品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