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东阳31家规模主体实现尾水处理全覆盖

本报消息(东阳融媒体中心 韦敏航 通讯员 毛江静)“好水养好蛙。”昨日,记者来到东阳市歌山镇甽干阿钭牛蛙养殖场,养殖场负责人蔡庆专说,完成“三池两坝”改造后,养殖场不仅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还使水质更加稳定,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得到提高。

该养殖场目前有七八十口水池养了牛蛙,每口面积约75平方米,每年可产牛蛙三四千斤。眼下,牛蛙正处于生长中期,预计明年成熟后,体型较大的牛蛙单只可达一斤。

在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被残饵和粪便污染的水体,这就是尾水,未经处理的尾水不能直排到沟河。东阳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个沉淀池、一个曝气池、一个生态净化池再加两个过滤坝,对养殖水产排放的尾水拦截净化处理后,再次循环利用。这是该市为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引进的养殖尾水治理新模式——“三池两坝”。

近年来,东阳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切实落实水产养殖尾水零直排工作,积极开展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重点推广“三池两坝”、人工湿地、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等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目前,该市31家规模主体都已实施生态养殖、洁水渔业,实现尾水处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