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2版:婺江潮·理论周刊

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探新路 推动我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再出发

胡肖飞/摄

刘楷歌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金华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长大的,凭着“冲出盆地、开放金华”的胆识豪气和“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改革闯劲,在我国对外开放大局中闯出了一条特色开放新路。新征程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进一步放大格局视野、找准方位坐标,全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强市,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再创辉煌。

一 深刻把握以开放促改革的精髓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通过扩大开放推动改革举措落地实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谋划和推进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

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每一轮改革总是伴随着新一轮开放,更深层次的开放总能推动改革向纵深迈进。开放是深化改革的催化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立于世界之外发展,开放可以为改革提供外部的压力与参照,使得改革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改革是开放的重要条件。只有不断改革,才能够使经济体制机制更加适应开放的需要,增强社会内部凝聚力,更好地吸收外来的积极因素,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确保对外开放行稳致远。

二 金华在对外开放领域的改革成效

(一)构建新型贸易体制机制,开辟中小微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便利通道

一是首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国家八部委在义乌创设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解决了中小微主体便利化低成本走向国际市场的制度缺位问题,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已在全国22个省的39个专业市场复制推广,成为国家外贸稳增长的重要举措。二是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充分释放“自贸区+双综试区”政策叠加优势,全市拥有活跃跨境电商卖家4.5万个,在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开设店铺14.5万家,总量均列浙江省第一。三是贸易新业态制度集成创新。先行先试,实施通关无纸化、小额小批量法检货物出口便利化监管、预包装食品出口等举措;率先开展个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个人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实施市场采购出口货物“无票免税”管理,开展出口退税备案单证便利化管理试点。

(二)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市场“生态圈”

一是线上线下融合提升市场辐射能级。以“互联网+”推动市场迭代升级,实施市场经营户全面触网工程。培育Chinagoods、“尚五金”等本地电商平台,市场带动电商、网络直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2023年,实现网络零售额4773.3亿元,占全省的15.6%。二是境内境外联动优化全球网络布局。推动龙头市场连锁化经营、网络化扩张,投用全球首个海外分市场迪拜中国义乌小商品城,增强中国商品对中东、欧洲等周边地区近10亿人口的辐射力;全球化布局“带你到中国”海外展厅20个,覆盖五大洲50多个国家。三是陆海内外统筹拓展开放大通道。“义新欧”中欧班列已开行25条线路,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义甬舟”连通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和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打造金义“第六港区”,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

(三)促进开放产业强链补链,形成“贸工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是数字赋能传统产业。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三个全覆盖”,先后荣获“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基地”“中国五金工具生产出口基地”等20多项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芯光电、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开展“大好高+链群配”强链固链行动,培育先进制造业十大标志性产业链。三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推进“315”“336”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高质量打造浙中科创走廊“创新之钥”,先后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奖、国家创新型城市、G60科创走廊重要节点城市。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有机结合

一是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迭代升级市场采购2.0改革,全国首创小商品数字自贸应用(Chinagoods),助力中小微主体开展国际贸易;全国首创市场采购贸易组货人管理制度,带动“交易—物流—报关—结算”全链路数字化服务和溯源管理。二是政府向市场放权。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化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获国务院表彰,全国率先建成“无证明城市”。三是充分释放市场化法制化改革红利。针对知识产权“多轨”保护现状,成立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中心,上线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平台;针对外贸企业遇到国际商事纠纷时很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问题,金华市贸促会设立金华调解中心为外贸企业保驾护航。

三 推动金华高水平对外开放再出发

(一)在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上破题攻坚,推动“要素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跃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新征程上,金华要聚焦国际经贸格局深刻调整契机,以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围绕适应供应链变革、数字贸易发展新趋势,积极参与研究制定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优化贸易全链路体制机制供给,打造全球小商品自由贸易中心。积极探索进口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创新市场采购进口贸易机制,拓展优质产品合规化进口新方式。推动小商品贸易与大宗商品贸易联动的新型易货贸易常态化开展,充分用好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红利,依托双综保区大力发展“保税+制造”新业态,闯出制度型开放新路。

(二)在畅通陆海内外联动新通道上破题攻坚,推动“通江达海”向“丝路节点”跃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新征程上,金华要加快推进国际陆港枢纽建设突破成势,深入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试点,高标准建设华东国际联运港、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等核心工程,紧抓宁波舟山港金义“第六港区”、金义空铁新城等标志性项目,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探索完善“义新欧”中欧班列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市场化布局完善中欧班列境外服务体系,争创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推进国际卡航物流通道建设,建设区域集货仓,拓展华东、华南延伸仓,谋划打造“一带一路”卡航集结中心,建立直通欧亚大陆国家的新通道。

(三)在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上破题攻坚,推动“贸工联动”向“协同开放”跃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三角区域要积极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新征程上,金华要紧盯“2+4+X”产业集群,聚焦十条重点产业链,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强市场、资本、技术、人才等互补合作,共建跨区域多层次产业创新合作平台。融入长三角自贸区联盟,强化与杭州片区、宁波片区、舟山片区的联动试验,探索在上海、杭州等地建立“科创飞地”。加快探索跨区域贸工联动新机制,谋划沿海与内陆地区产业转移的路径和模式,加强在基础设施、交通规划、产业发展、人才引进、政策协调等方面合作。

(四)在提升开放型城市服务能级上破题攻坚,推动“经贸交流”向“开放合作”跃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合作,促进各类资源要素跨境流动便利化,培育更多经济合作增长点。新征程上,金华要进一步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友好城市间的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搭建境外并购产业合作园、“两国双园”等平台,促进双向贸易与投资。深化新时代对非务实合作,加快推进中非经贸文化合作交流示范区建设,建设中非易货贸易物流园等平台,布局设计创新基地、产业合作中心等机构,谋划开通“金华—宁波港—非洲”铁海联运中非班列,打造对非运输“金”字招牌。探索开展移民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人才签证制度,持续赋能外籍商友卡,构建全流程管理、全链条服务的涉外管理服务体系,争取实施更加便利的商务人员出入境管理措施。

(作者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