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引入多元化经营项目和文化元素

浦江共富市集提升农产品含“金”量

本报消息(记者 朱喆昕 郑姗姗 徐钰峰)昨天,浦江县前吴乡毛家村村民张玉英正准备加工一批状元面去参加乡里的共富市集。

状元面是当地特产,需经过“和、揉、打、搓、盘、上、晒、收”八道工序,从发面到制作成条至少要13个小时。张玉英说,她参加过多次共富市集,随着状元面的知名度提升,销量不断增长。以前,她一年卖面有五六千元收益,现在达七八万元。

前吴乡地处西部山区,农产品丰富。近年来,该乡每年举办多场大型共富市集,设五六十个摊位,吸引村民前来摆摊售卖农特优产品,状元面只是其中一款。在共富市集推动下,如今前吴乡毛家村几乎家家户户做面。今年状元面被评为金华伴手礼,年销售额已达100多万元。

村民吴敬云家的茶叶从2019年开始参加各级共富市集和展会,打响了知名度,还通过电商直播和朋友带动,远销国外。依托共富市集平台,前吴乡桃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红糖也是年年俏销。经济合作社董事长黄新起说:“以前我们是线下参加共富市集,现在线下和线上的共富市集都积极参加,把产品知名度提上去,不愁销路。”

浦江县郑宅镇创新共富市集的载体,依托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出文化共富市集,将传统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现代创意产品相结合,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

今年国庆假期,该镇举办“共富市集文化周”,邀请多位民间艺术家现场表演,同时设置互动体验区,让游客亲手体验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提升市集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促进当地特色产品销售。今年9月,该镇开展文旅路线和农特产品推介,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佳木镇签订共富合作协议,两地将合作研发新产品红枣酒,由佳木镇提供原料红枣,郑宅镇加工酿造成酒。这一合作巩固了两地友谊,通过东西部飞地抱团,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今年以来,郑宅镇以“麟溪集”小镇青年市集为平台,招募青创客开设簪花汉服、非遗扎染、秸秆山、拓印等特色小店,通过创意多元、网红打卡、主题活动、文化讲座等方式,擦亮“麟溪集”特色品牌。自开市以来,该镇累计接待游客4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100余万元,“麟溪集”小镇青年市集已成为该镇常态化开展的活动。该镇还围绕“麟溪集”品牌,开展一系列夜经济项目,结合乡村民宿、吾家有礼、麟溪夜市、古筝雅集、蒙面唱将等,构建涵盖“夜游、夜赏、夜食、夜娱、夜宿”五位一体的乡村夜景和产业形态,并推出微信视频号讲好郑宅故事,在朋友圈获得高人气,“江南第一家”热度持续提升。

共富市集的引入,为当地产业升级提供了新动力。通过搭乘共富市集班车,浦江大山深处农副产品的朋友圈不断扩大,销路越来越宽。前吴乡宣传委员芮伟成说,共富市集让山区农产品走了出去,打响了以米、面、油、瓜、果、茶等土特产为主的“吴溪九品”品牌,有效提升山区经济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