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我市制定职业“新省标” 推动电动工具产业链发展

本报消息(记者 李晓艳)近日,由金华市职业技能管理服务中心指导编发的《电动工具制造工浙江省职业技能标准》通过专家评审并在全省启用。

据了解,该标准根据电动工具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结合生产经营的新特点、新要求,针对市场和技能人才发展需要进行制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指导性和前瞻性,将成为电动工具从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主要依据,衡量从业资格和能力的重要尺度。

金华电动工具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已形成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拥有200余种整机产品、2000余种零配件,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达70%以上,总量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电动工具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3,园林工具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2。截至2023年,全市有电动工具规上企业448家,规上产值达477.6亿元,是金华十大重点产业链之一。

据悉,在标准制定之前,电动工具从业人员只能选择相似或相近职业进行培训、等级评价,严重制约了该行业人才的培养和企业的建设发展。

为了突破瓶颈、助力该行业的产业发展,市人力社保局根据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和本地企业需求,充分发挥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的作用,通过组织专家到企业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各类制约因素,综合各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编发《电动工具制造工浙江省职业技能标准》,对职业技能等级、职业环境条件、普通受教育程度、培训要求、从业要求等作出详细规定,在工艺准备、基本作业操作、关键工序操作等方面统一技能标准。

“新省标”的建立,电动工具制造工职业培训更贴近本岗位工作实际,有利于加快完善多层次职业标准体系,持续促进电动工具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为全省电动工具制造企业培养技能人才提供标准和依据。

据悉,浙江华丰电动工具有限公司等40多家企业被批准可开展电动工具制造工的培训、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