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健康金华

金华市中医医院12人入选2024年第二届金华市名中医、青年名中医

传承岐黄薪火 激活发展春水

记者 朱静怡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它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与经验,在国际上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唯有薪火传承,守正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和重大疾病防治中的多元价值,实现中医药振兴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强人才培养是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金华市中医医院始终将中医药传承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依托院士专家团队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在院内省、市级名老中医师带徒工作基础上,推荐中青年医师走出去,向全国名老中医拜师,汲取宝贵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在2024年第二届金华市名中医、青年名中医评选中,金华市中医医院共有12人入选,为该院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再添一抹亮色。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人才是激活发展春水的不竭动力。”金华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李栋表示,作为金华地区中医龙头单位,医院将继续释放中医药多元功能和文化价值,促进中西医结合特色发展,建成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金华市名中医 钱丽君

金华市中医医院眼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中医眼科博士,浙江省优秀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中医药“新苗”计划项目培养对象。曾公派赴英国Royal Free Hospital眼科进修。率先在金华地区开展干眼专科门诊,对干眼症、结膜炎等眼表疾病开展泪液分析,多维度研究干眼症的外治、内服、发病机制等,主持多项省中医药科技项目和市级科研项目,承担多项市级继教项目。擅长干眼症、疑难眼底病的辨证施治,通过中药外熏、眼周中药穴位贴敷、梅花针刺、针灸等中医非药物疗法及手术,治疗视神经萎缩、黄斑病变、干眼症、小儿眨眼、青少年近视、葡萄膜炎等疾病。

金华市名中医 曹树琦

金华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浙江省医坛新秀,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培养对象,金华市十佳医生。主持和参与省中医药科技项目和市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研究相关论文15篇,出版专著4部。擅长针灸、放血疗法、化脓灸、火针等技术与中药结合治疗咳嗽、哮喘、脾胃病、心脑血管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中风后遗症、偏头痛、失眠、带状疱疹、免疫力低下等内外科疑难杂症。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肺部结节、甲状腺结节,以及亚健康人群的中医药调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金华市名中医利小华

金华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师从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现为中国针灸学会手法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委员,金华市针灸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从事针灸临床工作16年,主持科研课题4项,获得院内创新中医适宜新技术新项目2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中医药类国家级及省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4期。擅长 “醒脑开窍”针刺法、针刺手法量化、梅花针刺络拔罐、温针隔姜灸、针刀等技术,对治疗中风病及伴发症、老年痴呆症、哮喘病、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膝关节痛、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腱鞘炎等有丰富临床经验。

金华市名中医 张晓明

金华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20余年,中医专业基础扎实,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出版专著一册。崇尚“李东垣的脾胃论”,重视“李氏创导的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在脾胃病的诊治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经验。继承浙江省名中医胡斌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特有的学术思想,通补兼顾不宜滞,脾胃宜利而恶滞;寒热并用,燥润相济求其平;中西汇通,西为中用;重视心理治疗,强调肝的疏泄调达;用药喜平淡轻和。擅长中医药治疗脾胃病、风湿病、呼吸道病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妇科月经病、带下病、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睡眠障碍、小儿常见病等。

金华市名中医 冯炯

金华市中医医院脑病神志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中医博士,硕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浙江省中医药创新团队带头人,金华市卫生健康卓越人才,第六批金华市医界新秀,从事中医药防治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0余年。现为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金华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金华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其后遗症,各类眩晕病,高血压病、血管性痴呆、面瘫,神志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金华市名中医 黄坚

金华市中医医院外二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师从著名外科前辈蔡秀军教授,曾赴德国迪恩医院、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医院访问学习。发表多篇论文,主持或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现为浙江省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金华市肿瘤预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金华市抗癌协会理事,金华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副主任委员等。致力于中西医并重综合诊治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肿瘤,擅长微创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胸腔镜肺结节手术、甲乳外科微创手术以及术后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

金华市青年名中医 李跃文

金华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兼内镜中心主任,副主任中医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国医大师葛琳仪工作室成员,师承全国第六、七批指导老师施维群教授,致力于中医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扬。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民族医药肝病分会理事,浙江省康复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金华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金华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腹部肿瘤委员,先后完成内镜下治疗新技术7项,负责及参与省市课题7项,参与编撰学术著作3部。擅长中药治疗肝病、萎缩性胃炎、肠化、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及内镜下早癌术后的调理。

金华市青年名中医 王芳

金华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金华市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金华市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师承全国优秀中医人才楼建国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肿瘤科临床工作23年。现为金华市中医药学会丹溪文化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委会委员,浙江省数理医学会肿瘤支持治疗专委会委员。近3年完成新技术新项目3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10余项,举办市级继教班2项。擅长结合火龙罐、穴位贴敷、艾灸、针灸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良性、恶性肿瘤,包括化疗、靶向、免疫、内分泌治疗和癌痛的治疗。

金华市青年名中医 胡娅娜

金华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金华市基层中医药骨干,师从浙江省国医大师裘昌林教授,金华321工程第三层次人选。现为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疼痛与感觉障碍学组组员、金华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脑心同治专业青年委员。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市级以上课题。擅长治疗头痛、眩晕、癫痫、睡眠障碍、焦虑抑郁、脑血管病、脊髓损伤、帕金森病、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

金华市青年名中医 李海涛

金华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金华市楼建国名中医工作室负责人,金华市基层中医药骨干、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培养对象。现为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世中联扶阳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理事,金华市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内镜分会委员。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3部。擅长胃肠镜检查及镜下治疗,中药治疗难治性胃炎、食管炎、顽固性便秘、慢性腹泻,胃肠肿瘤术后调理,扶阳法逆转萎缩、肠化、异形增生胃癌前病变,善于调理口干、口苦、口臭、乏力、纳差、咳嗽、怕冷、关节痛、性功能减退等。

金华市青年名中医 周华虹

金华市中医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金华市医界新秀,从事中西医结合肾病风湿病临床工作20年。2013年入选金华市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2018年进入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现为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肾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骨病分会委员,金华市中西医结合肾病分会委员兼秘书,金华市中医药学会丹溪文化研究分会委员。擅长各种原发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痛风、强直性脊柱炎、肾衰竭、尿毒症等疾病的治疗。

金华市青年名中医 章浩

金华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金华市第二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学术传承弟子,省级名中医冯祯根学术思想继承人,金华市冯祯根名医工作室负责人。现为浙江省针药结合专业委员会委员,金华市针灸学会监事。擅长运用刃针、针灸、石式“醒脑开窍”针刺法、穴位埋线等技术,治疗面瘫、中风病、耳鸣耳聋、颈椎病、腰痛、肩周炎和关节退行性痛症、肥胖、高尿酸血症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