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账本”系列报道之六
共富物业:村集体消薄的好办法
本报消息(记者 单光辉 王鹤之)“村民很实在,对共富带工作的信心就在于实实在在的变化和红利。对村干部来说,就是要找好项目、干好项目。”昨天,金东区孝顺镇栗塘范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范健勇告诉记者,有了共富物业,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就有了抓手。
“下面进行南山红党建联建物业项目分红仪式,有请下范村、余店村、新叶店村、栗塘范村党支部书记上台,领取属于各村的分红款,共计60万元……”在今年第二期百镇共建孝顺源东共富市集上,栗塘范村共富物业创造了项目建成即分红的佳话。
2023年,孝顺镇靠近东阳江南岸的6个行政村结成共富联盟,定下“难题共破、资源共享、集体共富”目标,打破地域壁垒、盘整存量资源、挖掘优势潜力,下范村、余店村、新叶店村、栗塘范村4个村集体决定在栗塘范村联建共富物业大楼。
随后,4个村的党支部进入“战斗”状态,资金筹集、土地收回、招商谈判等重点工作被精确分工并倒排完成时间,大楼建设和物业招租同步推进。4个村齐心干事的劲头和携手共富的决心,让长年在孝顺镇办厂的温州老板钱先生下定决心,不仅包下了整栋联建大楼的承租运营,还全力支持“尽早分红”的想法。他说:“村干部为这个项目跑镇政府、跑部门,为了让大楼更符合使用需求,还专门征求设计修改建议,真心为企业着想,没想到农村也有这样好的营商环境。”
今年上半年,总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共富物业亮相,一楼层高5.7米,十分方便货品装卸,其上的楼层是层高3米的厂房。据悉,联建物业大楼内的经营空间被迅速租空,企业提供的第一批80个就业岗位开启了栗塘范村的蝶变。
“每个村按照入股资金分红,每年60多万元。对我们村的村民来说,随着就业岗位增多,房屋出租也为村民带来收益,全年有20多万元。”范健勇说,栗塘范村离集镇较远,村民没有特色产业,村民致富和村集体增收很难,共富物业可以说是解了燃眉之急。
村民郑绍辉在共富物业大楼不远处拥有一幢农房,他将农房改成单身公寓用于出租,今年增加了八九万元收入。村里还有了一家咖啡馆,年轻的主理人范永兆是本村村民。他告诉记者,之所以有信心将自家原来的小卖部改成咖啡馆,是看中物业大楼内企业引入的年轻劳动者群体和他们的消费需求。
有了“第一桶金”,村里发展就有了奔头。据悉,栗塘范村已引进珍稀植物苑、中药材种植基地等多个项目。用于种植中药材的150亩地,原本是改造后的荒地,种植白芷3年后,预计每亩保底收入1万元。
“靠近金义快速路边的空地用于罗汉松等高端苗木展示,租金已从500元/亩涨到了1500元/亩。”范健勇说,共富物业边上还有建设用地,第二幢共富物业大楼已在着手规划。
短评
对于许多村庄来说,要实现村民致富、集体增收,单枪匹马地干不是上策。因此,资源禀赋相近的村庄合起来、抱成团,打破地域壁垒、盘整存量资源、挖掘优势潜力,以联建物业的形式,为村庄消薄助力,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