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20版:永康特刊·唐先

“蔗”里糖鲜甜 同奔共富路

2024唐先(上考)第二十届 红糖文化旅游嘉年华今天来啦

记者 胡凯迪

又到一年红糖飘香时,更是共同富裕丰收季。

日前,随着永康市唐先镇上考村的红糖总厂开车榨糖,揭开了2024唐先(上考)第二十届红糖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的序幕。

“上考龙山出红糖,五指岩前出生姜。”上考红糖与五指岩生姜齐名,是唐先镇久负盛名的两大特色农产品。其中,红糖具有补血造血、活血化瘀等作用,是冬日滋补的常用糖。上考村是闻名遐迩的红糖产区,种植糖梗、制作红糖已有上百年历史,目前该村1/3的农户种植糖梗,种植面积超200亩。一到村里的榨糖季,村民们就互相帮忙,轮流到红糖厂榨糖。

开榨以来,每天天还没亮,村民们便忙碌起来,一捆捆糖梗被送到红糖总厂,经过机车榨汁、管道过滤、沉淀和人工熬煮等流程后,青绿色的糖梗汁变成焦糖色的红糖汁,一缕缕红糖香在熬糖车间弥漫开来。

在上考村红糖总厂,热气腾腾的连环锅从大到小一字排开。一根根糖梗被压榨机榨出糖汁,糖汁通过过滤、沉淀后,流向连环锅内。只见几个经验丰富的制糖师傅灵活地转动特大号汤勺精心熬制,糖汁便逐渐变成鲜亮诱人的焦糖色。

“糖汁熬约20分钟才可以出锅,其间需要观察气泡和颜色变化,把握出锅的最佳时间。”制糖师傅说,火候、时间都是制作一锅香甜红糖的基本要素,要不停搅拌,直到锅里的水分蒸发完,才可以出锅。香气扑鼻的糖汁吸引游客拿着糖梗体验打糖勾,与糖农一同感受丰收的喜悦。“这是我刚打好的糖勾,算是秋天的第一口甜蜜。”游客胡女士说。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上考村制作红糖的标准也规范化了,村里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很重视食品安全和卫生,要让游客们吃得开心、吃得放心。”制糖师傅们说。

红糖飘香二十载。以红糖为媒、让活动搭台、用经济唱戏,上考村不断创新载体,满足市民品尝乡土美味、品味农村生活的需求,吸引了八方宾客前来抢购,进一步推动上考红糖和旅游产业发展,提升了上考红糖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唐先农旅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上考村打破传统模式,开创“公司+合作社+农户”新模式,通过开展红糖及其衍生品的宣传活动,增加产品曝光度,想方设法拓展销售渠道,提高村民收入。“今年的红糖文化旅游节增加了八婺传统美食文化展、千人假面篝火晚会、婺剧演出等活动。”唐先镇相关负责人说,上考红糖作为唐先镇标志性农特优产品,是唐先的一张农产品“金名片”。该村将进一步提升红糖包装、拓宽销售渠道,让糖农放心大胆地种糖梗,帮助村民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从最初的红糖节到现在的红糖嘉年华,上考村已连续举办了19届,未来的路任重道远。”上考村党支部书记徐献楼说,随着红糖节的持续举办,越来越多人了解并喜欢上考村红糖。该村将创新红糖衍生品,坚持高品质和好口感,提高上考红糖产品知名度。

11月18日,“我们的村运”广场舞大赛和千人假面篝火晚会在上考村广场举行,作为此次红糖嘉年华专场的预热活动,不少市民纷纷前来参与。“临近红糖文化旅游嘉年华活动,我们开展了多场预热活动,希望市民玩在上考、吃在上考、爱上上考。”徐献楼说。

记者手记:

二十载上考红糖香,双脚踏上幸福路。

香气四溢的红糖籽,承载了上考村民们几十年来的甜蜜幸福生活;一场盛大的嘉年华,展现了唐先现代农业和上考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

近年来,唐先镇依托“一山一湖一潭一沟一岩一石”的秀丽风光与特色农产品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五指岩景区、九泷潭影视基地、秀岩鹅大队主题乐园、上考红糖文化旅游基地为依托,引领唐先镇全域旅游发展态势,促进农文旅融合,推动产业振兴、共同富裕。

走进上考村,除了闻到红糖香,各类特色打卡点已布置完毕。“以庆丰收为主题,以甘蔗、稻谷、玉米、红辣椒、南瓜等当季丰产农作物为主材,布置了晒秋打卡区、网红主题打卡区,希望市民朋友们多多打卡。”徐献楼说,开幕式结束后,会有各类活动展示农耕文化,可以体验乡村乐趣,打卡丰收游园会晒秋,营造浓厚的线上线下节庆氛围。

在上考红糖文化展馆,可以看到上考红糖等农业产业多年来的发展成就,这不仅增强了市民对农产品的消费信心,引导健康消费理念,更提升了“物华唐先”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整合优质旅游资源,为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奠定良好基础。

二十载,红糖香醇,越飘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