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市民问政

新职业的“成长烦恼”如何破解

我市已有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19万余人

嘉宾摄影 陈斌

记者 陈芮 文/摄/主持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许多新职业持续涌现。他们中,有以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群体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也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每年发布的新职业劳动者。在新职业舞台上,很多年轻人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机遇,紧密跟随社会发展步伐,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

当前,我市新职业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新职业如何助力新经济业态发展?11月20日,市新闻传媒中心《市民问政》栏目邀请市委社会工作部两新党建和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处处长吴云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与仲裁信访处处长陶林东、市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处处长何捷、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处处长章跃宏、市商务局服务贸易与电子商务处副处长姚前、市农业农村局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郑亚楠做客融媒体演播室,与市民在线交流。

新就业群体量大 面广形态多样

A

主持人:在这些新职业中,有一类群体与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他们是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这类群体有什么特征,整体情况怎样?

吴云芳: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网络主播、网约家政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称之为新就业群体。目前,全市新就业群体有19万余人,可谓是群体量大面广、形态多样。

将传统业态与就业群体相比,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主要体现在四个“新”:一是发展模式新。新业态通过互联网平台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配置资源要素,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全流程。二是组织形态新。平台企业扁平化、网络化特征明显。组织架构根据业务发展调整变动频繁,业务条线、分支机构、项目团队全国布局,自营、加盟、外包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三是运行方式新。新业态以线上运行为主,组织运行在云上,流水线建在线上,大量在分散平台上的经营者、服务提供者在线上实现协同,供、需、销三方是不见面的。四是用工方式新。新就业群体大多是灵活就业群体,通过加入平台企业的合作公司或者个体在平台接单等方式实现就业,没有固定的劳动关系、工作时间灵活、流动性强,不少人是跨平台企业、多雇主就业,还有以兼职的方式获取收入。

主持人:针对新就业群体,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吴云芳:今年,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和高频需求,我们发布了十项惠“新”实事,集成部门和行业党委资源开展关心关爱行动。比如集成工会、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资源,打造了1000多个红色驿站,方便他们休息、喝水、充电;联合金华开放大学成立“小哥学院”,支持新就业群体上大学并给予专项补助,征集爱心商家,给予他们就餐理发等便利和打折优惠;成立新就业形态一站式调解中心帮助解决矛盾纠纷;组织新就业群体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才艺展演等文体活动30余场、夏送清凉等活动200余场;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小巷骑兵”,发挥他们走街串巷的独特作用,参与代办送餐、治安巡逻、道路巡查、反诈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双向互动的良性机制。

主持人:在人才规范化培养、职业标准制定、技能等级认定、劳动权益保障等制度建设方面,我市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陶林东:我们完善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支持企业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定,对没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可自主开发评价规范,获得企业发放的职业技能相关证书的人才符合条件可享受补贴;构建“工伤保险+补充工伤保险+其他商业责任险”综合保险模式以及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等机制,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水平。

外卖骑手 网络主播 群体庞大助力经济发展

B

主持人:当前,我市外卖骑手群体有多少人?在规范外卖骑手文明送餐等行为规范管理上,市场监管部门有哪些做法?

何捷: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注册外卖骑手约15.3万人(专送骑手4.1万人,占26.8%;众包骑手11.2万人,占73.2%),周活跃骑手约2.8万人,主要集中在美团、饿了么两大平台(占98%以上)。从发展趋势看,总体人数已趋近饱和。

对于外卖骑手文明送餐,我们加大对外卖餐饮平台美团、饿了么以及外卖骑手站点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骑手送餐管理等指导力度。目前,美团、饿了么等公司已经形成了入职培训、晨会学习、不定期推送学习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模式。

主持人:随着外卖骑手群体越来越庞大,许多政府部门结合职业特点培育和发展好外卖骑手队伍。如组建外卖骑手监督员队伍,动员外卖骑手发挥食品安全“哨兵”作用等。我市有没有类似举措?

何捷:今年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对骑手群体有感服务。全面推进外卖骑手暖心驿站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骑手暖心驿站121个。开展“共享粮仓+公益助餐”项目,开发骑手助餐小程序,组织市区餐饮单位(快餐、自助餐等)利用余餐为外卖骑手提供公益助餐。利用“骑手学院”,对外卖骑手进行授课,授课内容涵盖食品安全配送、交通安全驾驶、路线导航规划、客户服务沟通、职业道德规范、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等内容。

主持人:金华作为电商强市,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电商主播入驻。请商务部门介绍一下,我市在打造直播电商人才高地方面有哪些做法?

姚前:一方面加强技能培训,成立全省首个直播电商学院,发布首本国家级直播电商教材,开发全国首个直播电商职业能力考核标准,颁发全国首本“直播电商专项能力”证书,截至目前累计培训直播从业人员超10万人次。另一方面加强政策扶持,鼓励各地建立主播梯度培育机制,用好普惠政策,推动互联网营销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评定,制定专项政策,加强头部主播招引。如金华开发区、义乌市出台了头部主播人才引进和带货激励政策。

阿里研究院发布的直播电商报告显示,金华7个县(市、区)上榜直播电商百强县,总数全国第三。淘宝直播发布的十大直播之城,金华位列全国第5名。

养老护理员 茶艺师 人才队伍短缺专业素养要求高

C

主持人:当前,金华养老护理员队伍情况怎么样?供需比达到多少?他们可为老人提供哪些专业化服务?

章跃宏:当前,全市共有养老护理员5372名,其中持证护理员4903名。目前在养老机构从事管理服务人员3179人,其中养老护理人员1973人、持证护理人员1570人。

我市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约1.1万,按照民政部行业标准《养老机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规范》,应配备护理员1800~2200名,目前基本能够满足服务需求。但随着长期护理保险推出,入住老年人数会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会出现1000人左右的养老护理员缺口。

主持人:农村养老护理员队伍短缺吗?怎样弥补这个短板?

章跃宏:不仅农村养老护理员队伍短缺,整个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都短缺。目前,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人员流动性大,以及养老行业社会力量参与不够,特别是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普遍功能单一,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首先,要提升养老护理员职业吸引力。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提高农村养老护理员的薪酬待遇,确保他们的收入能够与其劳动付出相匹配,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这个行业。建立激励机制,设立优秀养老护理员表彰奖励制度,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护理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提升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其次,要加强养老护理员专业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托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对农村养老护理员进行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最后,要拓宽养老护理员招聘渠道。鼓励和支持高校、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并引导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同时,可以通过入职奖补、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等政策,吸引他们到农村就业。

主持人:在互联网时代,茶艺师如何更好地传播好传统文化?这需要他们具备哪些新技能?

郑亚楠:目前全市共有持证茶艺师1.3万余名,分布在茶企、茶馆、茶楼以及其他涉农机构和团体。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茶艺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知识普及、文化传播,这要求他们除了掌握传统的茶艺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数字营销、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技能,同时也对他们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艺术修养、文化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农民培训、“头雁”培训、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和农业创业创新大赛、非遗展示等相关的活动,致力于全面提升涉农人才的整体技能和综合素质。

新职业发展仍面临多重难点

D

主持人:请相关部门依次谈谈上述新职业发展面临的难点和下一步举措。

何捷:外卖骑手存在群体数量庞大、人员构成复杂、劳动关系模糊、入职门槛极低特点,导致对外卖骑手的管理难度极大。骑手在送餐过程中易与其他社会群体产生矛盾,可能引发各类大小事件。因此,我们在加强队伍建设与管理同时,也加大力度与平台沟通,合理优化制定进入退出、订单分配、工作时间、职业安全、投诉处理、奖励惩罚等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的规则,构建以事前预防为重点的监管制度体系。

姚前:直播是即时性的,传播快、扩散影响大,一旦播出难以更改修正,相比传统的录播广告,对主播的行为规范意识和话术尺度把握要求更高。下一步,我们将同市场监管等部门一道,从业务技能和行为合规两方面共同发力,推动从业群体和行业健康发展。

章跃宏:养老护理员主要面临劳动强度大、薪酬待遇低,职业晋升路径狭窄等因素,社会认知的偏差严重影响养老护理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

吸引年轻人加入养老护理行业是当前工作要点,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提升社会对养老护理员的社会认同感。二是推行护理员岗位补贴制度,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对在养老机构稳定就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给予入职奖补等。三是拓宽人才渠道,鼓励校企合作探索养老服务人才培育模式。

郑亚楠:在新形势下,茶艺师职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社会认知程度不够等难点。近期我市印发了《推动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任务清单》,并建立了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后续还将出台茶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系列支持政策,其中包括茶艺师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