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花木”沃野 做强“美丽经济”
金东“以绿生金”奏响共富新乐章
苏宣萌
11月22—24日,第二十二届中国(金华)花卉苗木博览会暨首届华东庭院植物展在金东区澧浦花木城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企业精英、资深园艺设计师济济一堂,通过成果展示、贸易洽谈、合作交流、促销直采,为广大花木从业者和观众呈现一场拥有新特色、新亮点、新成效的花木盛会。
金东花卉苗木种植历史悠久,经过几十年的精心培育和发展,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19万亩,是我省第三大花木生产中心、全国花木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花乡之一。目前,金东区花卉苗木产业逐步形成了“一轴一带三心三线”的产业布局,相关从业人员达3万余名,间接带动农户5万余户,年花卉苗木产业销售额超50亿元,成为了林农增收致富重要途径。
从2024年回眸2003年,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届花博会,感受20多年来这场花木盛会的传承与创新,见证花博会一路生花、一路高歌的非凡成就。
以会兴市 打造花木产业新品牌
“这么多花卉苗木,太好看了!”11月22日上午,澧浦花木城内人头攒动,各色花卉苗木绿意葱茏,许多市民一进门就举起了手机拍照,根本停不下来。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展会核心展区面积近6000平方米,核心展区展商约100家,来自全国近10个省份,主要包含浙江、上海、江苏、广东、福建、山东、四川等地。植物商家800家,总展示面积42万平方米,植物品种展示3000个。各地企业带来了最新、最有特点的苗木花卉产品,在展厅布置上也是极其用心。
在核心展区的“嘉柏盛会”花境,“金佛手”盆景搭配造型各异的柏树惊艳亮相,婺派建筑、山水与名优花卉完美融合,美不胜收。参展商朱顺如告诉笔者,“金佛手”盆景造型雅致、果味清香,而柏树是园林绿化和森林资源建设等的优秀树种,不仅耐冷、耐旱,可以生长在各种土壤地带,对环境适应性强,是非常适合推广的绿化树种。两者互相结合,提升庭院景观形象,极具金华本土特色。
虽然才开幕不久,朱顺如就已忙得不可开交,向前来咨询的客人介绍着不同造型的柏树。“花博会很热闹,在这里接触到的客源更多元化,很多外地客商都对我们的盆景很感兴趣,有不少人已经直接下单了。”朱顺如说。
在浙江优新品种展区,五色交织的展位吸引了不少人关注。“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花博会。之所以会选择这里,除了花博会本身的影响力和金东区‘花木之乡’的优势外,也是希望能与真正在采销前端的客商进行交流,把培育的良种向更多人推广出去,也让苗农、客商、企业了解良种和新品种对花卉苗木产业的重要影响。”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相关负责人王尼慧告诉笔者,本届展会他们带来了1000多个系统培育良种、新品种,显示出对本届展会的强烈期待。为此,他们还对展区进行了“彩色树林”“生态用材树种”等四个门类品类划分。
“这些品种凝聚了全省专家和科研院校的力量,相对传统品种,品质、观赏性和产量都有较大提升。”王尼慧说,借助科研院所和专家团队在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花博会可以将各地客商联系到一起,大家一起合作“走出去”,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花博会开幕后,前来花木城采购的人流明显增加,直接带动了我们苗木场的生意。”老叶花木场负责人叶德寿告诉笔者,作为卖家,他每年都期待花博会的到来,以对接更多客商资源。“对于我们经营户和农户而言,花博会就是共同学习交流的平台,从跟风种植转变为引领潮流,从种苗转变成造型,顺应苗木精品化、艺术化、庭院化的市场需求,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受益匪浅。”叶德寿说。
“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花卉苗木集散地,金东区通过举办花卉苗木博览会,持续推动花木产业与电商、文旅、科技等多领域的融合发展,有力推动了从‘马路小集市’到‘专业大市场’的精彩蝶变。”金东区林业种苗管理站站长陈晓玲告诉笔者,金东区以金华澧浦花木城为龙头,打造全国性花卉苗木集散中心,建成总面积34万平方米的市场交易平台,从“苗木”到“花木”再到“花博”,有力带动全区花木产业持续发展。
精心布局 释放花木产业新动能
作为本届花博会的重头戏,与以往相比,本届花博会更加聚焦庭院行业这一细分领域,打造全国首个专业庭院植物展会——华东庭院植物展。
笔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为了给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本次展会以创意实景花园和商家花园的设置,将庭院花园创意设计落地呈现,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庭院生活的美好。
“我们整个实景花园看似简洁,其实在设计上花费了很多心思,通过不断地删繁就简,搭配山石、黑松等时下热门造园素材,营造出惬意、松弛的园艺氛围。”展会现场,实景花园“衍生苔庭”围满了驻足拍照的观众,设计师龚振辉告诉笔者,本次带来的庭院花境融入了他对园艺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
澧浦花木城副总经理肖飞告诉笔者,作为一个老牌花木市场,过去花木市场以苗木为主要经营类别,近几年,随着家庭园艺消费需求的增长,澧浦花木市场瞄准时机进行战略调整,在巩固原有工程苗木优势的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打造满足客户一站式购物需求的综合性市场,其中,家庭园艺就是一个重要板块。
“园艺发展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只有了解市场趋势,紧跟市场步伐,才能在变化中抓住机遇,保持竞争优势。”肖飞说,近年来,随着花木价格大起大落,市场工程苗木交易量逐步萎缩,这让市场功能板块的调整以及提档升级显得格外重要。因此,打造高端庭院植物采购目的地成为市场谋划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们现在主攻庭院、别墅等领域。”金华市花卉协会会长、世轩苗木基地负责人程伟达告诉笔者,近年来,花木利润有所下滑,为了顺应市场形势,他将经营方向转向庭院植物。为此,他还在基地设立景观展示区,为往来客商带来更直观的园艺体验。
近年来,为了顺应苗木精品化、艺术化的市场需求变化,金东进一步加快动能转换、绿色转型的步伐。“我们及时调整苗木产业结构,打造特色鲜明产品,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金东区已成为罗汉松、黑松、紫薇、红花檵木、亮晶和茶梅等造型苗木一站式采购地,建设有集花卉苗木、园林资材展示展销为一体的综合型花木专业市场澧浦花木城,其中2021—2023年度澧浦苗木城累计销售额突破90亿元。”陈晓玲说。
此外,笔者了解到,为了助推地方特色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金东区还积极统筹全区各要素保障,精准出台花卉苗木产业扶持政策,并列为区政府重大决策事项,助力全区花卉苗木高质量发展。从培育龙头企业、引进花木人才、推广花木贷款、探索花木保险等八个方面提出八条政策,加快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着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
“金东花木产业具备独有的条件、特色和产业基础,政策文件的出台,不仅减轻了种植主体的负担,也为花木产业转型发展明确了方向、指明了方法,全面提振花木产业发展的信心。”程伟达说。
改革试点 助力花木产业展新颜
截至2024年,金华花卉苗木博览会已连续举办22届,成为立足华东、辐射全国的花卉苗木交易盛会。本届展会将双招双引作为重要内容,促成了花园苗木单位与花园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现场签约,打通庭院设计师的源头采购渠道,推动金东花园产业、苗木产业同步发展。
笔者从金东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金东区的花卉苗木产业以澧浦造型精品苗、曹宅树桩盆景以及赤松佛手三大花卉苗木生产基地为主,不仅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经济效益也颇为显著,是金东广大农村居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经过多年发展,金东花木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壮大,但却逐渐进入发展瓶颈期。“尤其在政府出台政策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之后,苗木种植面积持续萎缩,需要找到新的破解途径。”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进退两难之际,浙江省林苗一体化改革为金东花木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据悉,浙江省林苗一体化产业示范园项目位于金东区澧浦镇,一期规划总面积2245亩,投资约4亿元,以“设计+造园”的理念,将原来的园地迹地、荒山荒地等建设为林业标准地。“产业示范园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为目标,通过全球招商,引进行业龙头、知名设计师、头部运营商等入驻,打造以进口造型苗为主,集种植、展示、销售、观光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示范园,从而进一步激发金东花木产业的内在潜力。”陈晓玲说。
“花卉苗木是澧浦镇主打产业,一次改革,可能就能迎来新的蝶变。”澧浦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科介绍,林苗一体化产业示范园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精准破题,还可以将原本的区域劣势转变为发展优势,让澧浦苗木这块金字招牌再次“出圈”。
为了实现林地综合利用和经济效益双赢,同时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转型升级,林苗一体化改革试点项目由金东区国资公司牵头,施工和招商同步进行。“我们优先考虑入驻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行统一招商引资,从设计理念、栽种品种、投入强度等方面,综合比选后确定选位顺序。目前已招引广东陈村、福建漳州、广西北海等一批亩均投资强度300万元以上的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投资额达32亿元。”金东社会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锦凯表示,项目建成后,将新增花卉苗木高质量基地2000亩以上,新增就业岗位300个,联结农户2000户,带动试点区内农户年平均增收1.2万元以上。
如今,走进郡塘下村、宅树塘村等林苗一体化产业示范园项目现场,可以看到土方挖填、场地平整、碾压施工等一幕幕大干快上的场景火热上演。项目的推进指引了金东花木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让广大苗农对后续发展没有了后顾之忧。
“我年纪大了,种不了那么多土地,镇里一号召,我就积极响应将土地承包出去,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澧浦镇宅树塘村党支部书记程伟民说,待项目建设完成后,肯定会为当地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走过20多年,每一届花博会的成功举办,都极大地促进了金东花木产业的发展。”金东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艳俏表示,金东区将加快推进花卉苗木全产业产、学、研、金、销融合发展,以改革破题,助力乡村振兴,为“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持续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