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新闻三秒区

发挥青年力量深挖“土”资源

嫁进村里的年轻媳妇种菜No.1

记者 季俊磊/文 张辉/摄

眼下正是高脚白收获的季节。不久前,金华开发区汤溪镇厚大村一年一度的“斗菜比赛”举行,这些高脚白“身材”高大,平均高度1.1—1.2米,堪称“巨无霸”。最终95后农创客叶贝种植的高脚白获得第二名。谁也没想到,这名个子小小的女孩子,竟然是种菜好手。

这些天,叶贝正忙着收割高脚白,收菜、洗菜、切菜、腌菜,忙碌早已成为她的生活常态。“自宋朝嘉定年间起,厚大村村民种植白菜已有800多年历史。作为村里的年轻人,很高兴能传承这份舌尖上的美味。”叶贝说,她希望发挥青年力量深挖“土”资源,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市场优势,让特色鲜明的高脚白产业多点开花。

辞职回村:

种菜也能得“状元”

叶贝是厚大村媳妇,曾经当过3年幼儿园老师。2016年,她通过家人介绍,认识厚大男孩范佳佳,从他口中得知厚大村种植高脚白的悠久历史。“有一次,他带我去吃烂菘菜滚豆腐,刚开始非常排斥,但尝过后就爱上了。”叶贝说,那份独有的味道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便有了探寻非遗味道的想法。

叶贝与范佳佳成婚后,便辞去幼师工作。“刚开始虽然有想法,却没有方向。当过会计,做过网格员,闲时就到菜地里转悠,与老农民聊高脚白的种植方法、腌制技巧。”2023年初,她渐渐明晰创业方向,从农民干起,再从产业发展上寻求突破口,帮助厚大村高脚白形成品牌效应。

当年,她就从村里承租了100多亩荒地。当时有人不理解,她却有自己的坚持。不懂种菜时节,她就向老农请教;不懂何时追肥,她就去查资料;不会除草打药,她就一点点慢慢学……在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后,她慢慢摸索出种植高脚白的诀窍。

去年9月,叶贝首次尝试大面积种植,每颗高脚白都种出至少1.1米的高度,并获得当年厚大村“斗菜比赛”第一名。“那次获奖给了我很大信心,让我明白种菜也能得‘状元’,不必在乎他人目光。”她说,如今高层次人才评选开始向农业领域倾斜,返乡创业者、农业生产者也能参评,从事农业一样能被看见。

化身“头雁”:

农活虽苦也很酷

去年,叶贝收获约1.5万公斤高脚白,部分以收购价卖给金华市农产品科技有限公司,其余都腌制成烂菘菜和咸菜,目前均已售罄。记者采访时,她正与工作人员一起收拾高脚白,将菜叶子摘得干干净净。“腌制烂菘菜只能留梗,才能保证口感。”她说,今年烂菘菜尚未腌制,订单就接到上百个。

除了留住老味道,叶贝也在积极寻求产品创新。“我们已经申请了‘厚大范’商标,研发出白菜梗系列、统菜系列、烂菘菜系列以及整颗菜系列产品。”她说,虽然产品品类尚不丰富,但之后会根据市场反响进行改良创新,让厚大村高脚白走出金华、走向全国。值得一提的是,叶贝的客户群除本地外,慢慢扩散到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在此前上海展销会也颇受追捧。

创业不到两年,叶贝已经成为村里的高脚白种植大户。日前,她在金华开发区团工委推荐下,和其他7位农创客一起加入金华市青年企业家农创客专委会。“我十分珍惜这个与同行学习交流的平台,希望与更多农创专家建立联系,找到乡村振兴的密码。我们需要‘抱团取暖’,实现‘1+1>2’的效果,将乡村里的好东西一起推广出去。”在她看来,一个人的创业成功并不算真正的成功,带着乡亲们一起开拓新事业才酷。

如今,叶贝经营的金华市厚大高脚白农业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一家集生产、分级、贮藏、销售、配送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未来,我打算与长沙臭豆腐、柳州螺蛳粉、绍兴三臭等进行联名,让厚大村的烂菘菜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