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飘香正当时
精品农业促进武义大溪口乡农民增收致富
本报消息(记者 巩长青)破晓时分,位于武义县大溪口乡溪岭脚村的香菇种植基地已是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在一个个现代化大棚内,柔和的光线穿过半透明的顶棚,洒在排列整齐的菌棒上,为这深秋的清晨增添了几分温暖与生机。村民们穿梭于菌棒之间,或蹲或站,将成熟的香菇采摘下来放入竹篮。
“现在上市的是头茬香菇,为了保证香菇的品质,我们现在将菌棒上的香菇进行修整,去除过大或发育不良的。”金华平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珍发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签订土地租赁协议后,该公司紧锣密鼓地进行土地平整和设施大棚的搭建,目前已投资260万元,在大溪口乡隐浦溪沿岸40亩土地上搭建47个大棚,培育30万根菌棒,11月中旬进入香菇收获期,可以陆续采摘到次年5月。
“有点供不应求,昨晚客户还打电话问我能不能装车。”在金华平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冷库,准备发往嘉兴的货车正在装运香菇。洪珍发告诉记者,头茬香菇已采摘完毕,目前已有1万公斤香菇销往苏浙沪等市场,一周后第二茬香菇上市,产量将高于头茬。
大溪口乡地处武义南部山区,距城区较远,洪珍发为何会投资种植香菇?
洪珍发说,此前在武义多地选址建设香菇种植基地,最终将目光锁定大溪口乡,主要是这里的环境得天独厚,为种植高品质香菇提供了优越条件。另外让他心动的是,有可以连片种植的土地,因为只有在一定规模之下,才能更为完善地搭建香菇深加工产业链,同时降低物流成本。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选育的香菇品种不同于传统的大众化香菇,走的是一条差异化、精品化道路。公司不仅注重香菇的品质提升,目前已完成浙食链认证,更在营销策略上下功夫,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如今,大棚香菇陆续上市,公司在大溪口村租用厂房建设冷库和烘干房为下一步开发干菇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打下基础。
一家农业企业的落户,不仅解决当地农户的就业问题,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大溪口乡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做强做优地方特色农产品,重点打造食用菌“双百共富”项目,有效带动121户农户增收致富。香菇基地规模约60亩,实现亩收益约14万元,预计为村闲置劳动力每人每年增加6万元劳务创收。
值得一提的是,吸引规模农业落户大溪口乡的更大原因是连片可耕种的土地。近年来,在武义县下山脱贫4.0版的推动下,大溪口乡将土地综合整治与下山集聚工作作为“引爆”乡村振兴、深挖农村发展潜力的突破口。按照建立“搬迁一批、拆除一批、复垦一批”工作机制,及时梳理已完成拆除工作的搬迁村,有序进行农村有机更新。截至目前,大溪口乡已有15个搬迁自然村完成178.33亩山地林地的复垦,6个村完成720亩山林土地的流转工作,涉及农户110户。大溪口乡还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通过用足用实政策资金、用活用好社会力量,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发展。目前,已与5家农业企业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开展特色农业项目化种植,带动群众增收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