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体育

婺城区强化“1833”联合指挥体系 全面打赢防汛防台攻坚战

张海滨 翁旭明

台风“贝碧嘉”防御期间,由婺城区防指办牵头,会同风险清单牵头部门制定台风防御“1+8”工作方案,明确3个阶段、27项行动任务,全面指导全区防御工作开展。这是婺城区全面统筹指挥,压紧压实指挥体系责任的一个缩影。为强化台风洪涝灾害防御应对,今年以来,婺城区持续强化优化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实现全面统筹、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累计启动防汛防台应急响应2次,转移危险区人员568人,成功防御“格美”“贝碧嘉”“普拉桑”等台风和9轮强降雨影响。婺城区应急管理局因高质量完成“应急使命·2024”演习任务,获应急管理部集体二等功。

全面统筹指挥,压紧压实指挥体系责任。应急响应期间,婺城区实施专班化、实体化、一体化运作,区政府分管领导及时坐镇指挥,充分发挥“1”个联合指挥部的统筹指挥调度作用。同时,健全一套机制,规范有序运转。及时修订完善区、乡级以及部门防汛防台应急预案,规范适合实际的机制做法。细化一张清单,明确目标任务。建立防汛防台“1+8”方案体系,以应急响应等级划分行动阶段。立足1个总方案、8个风险领域子方案,分阶段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并以此指导、督促乡镇(街道)和部门清单化落实各项任务,做到有力有序应对。

横向协同作战,高效推进指挥体系运行。强化风险分类分级研判。建立《防汛防台联合值班值守工作机制》,依托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水库山塘河网、安全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内涝和城市安全运行、旅游安全、人员转移等8个风险研判小组加密会商研判,梯次提升防汛防台应急响应,开展24小时联合值班值守。运用“3张单”及时发布各类专业预警信息和防御要求,进行风险分级管控。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监测网络,系统提升婺城区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严格执行“135”叫应叫醒,督促各级责任人迅速进岗履职。提高应急协同救援水平。建立气象、建设、交通、公安等部门强降雨防范应急协同机制。各类专业抢险救援队伍按要求加强备战备勤,统筹区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10支共240人、社会应急队伍力量5支共38人,做好应急响应和处置准备。

纵向贯通到底,全面筑牢指挥体系基础。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改。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以乡镇(街道)全面排查、部门核查指导、区防指综合督查的方式,重点对照防汛防台“8张风险清单”,深入细致排查风险隐患,及时将排查出的风险隐患信息录入省“防汛防台在线”跟踪督办,并限期完成整改。

提前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坚决把人员转移作为防汛防台关键一招,充分发挥18个乡级应消站“小防指办”的作用,275名村社书记作为转移责任人带领村级网格员嵌入1037个风险网格,动态核查风险区受影响人员2454人,围绕“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怎么管”五个关键环节,逐人建立风险类型、转移责任人清单,在气象、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高等级预警期间快速组织风险点位人员早转移早安置,推动防汛防台模式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

强化基层应急抢险准备。重点加强乡、村一线救援力量建设,纳入乡级应消站统筹调度。全区各乡镇(街道)均成立一支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各村(社区)均成立一支应急突击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