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市民问政

医疗保障持续惠民让群众有“医”靠

记者 陈芮/文 陈斌/摄

医疗保障事关群众健康福祉。市新闻传媒中心《市民问政》栏目曾多次围绕我市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打造全民安心医保城市“金名片”,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做客融媒体直播间,与市民在线交流。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化医保改革,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等多层次保障体系,推出一系列跨部门、跨层级的医疗、医保、医药便民服务举措,增强了参保群众获得感。截至目前,金华基本医保参保人数535.2万,“金惠保”补充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95万,两项参保率居全省前列。

当前,金华市202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长护险、“金惠保”缴费工作正火热进行中。市民对新增的长护险有哪些期待,在缴费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连日来,记者开展调查。

多地新增长期护理险

各界期待值拉满

长期护理险(长护险)被称为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之后的社保“第六险”。前期,我市已在义乌市试点6年多,在长护险框架、政策标准、运行机制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经验和成效。

根据省统一部署,我市9月底出台《金华市长期护理保险实施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据市医保局数据显示,全市推广实施长护险后,预计每年有2万名左右重度失能人员将享受长护险待遇,为重度失能家庭减轻家庭负担约2.5亿元。

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金华强介绍,目前,我市长护险政策待遇保障分为居家护理和机构护理,居家护理是由长护服务机构上门为失能保障对象提供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如沐浴、协助进食等,每个月服务时长不超过25小时,支付标准为60元/小时,其中基金支付80%;机构护理是由长护服务机构为入住机构的失能保障对象提供全日的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支付标准不超过80元/床日,其中基金支付70%。也就是说,参保群众无论是在家还是入住机构,都能享受长护险待遇。

当前,长护险已与城乡居民医保同步开展保费征缴,2025年参保覆盖范围为全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和金华市区、东阳、义乌、永康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按照每人每年90元的标准定额筹资。

“得知长护险开始征缴,我第一时间为妈妈参保。”市民程慧芬(化名)的母亲今年92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生活无法自理,为了得到更好的照料,半年前在子女安排下,入住金开罗埠敬老院。

“都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入住敬老院虽然减轻了子女的一部分照料负担,但经济压力一下子上来了。”程慧芬说,母亲属于完全失能,一个月伙食费、护理费、床位费加起来近4000元,家里经济水平一般,长期支出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好在明年开始,我们能享受长护险政策,只要条件符合,一个月能减少2000元左右。”程慧芬对政策进行一番研究,花了不少心思。

对长护险的期待不仅来自失能老人家庭,专业养老机构也表示欢迎。市区众邦怡养院多湖院区院长刘光辉从事专业养老行业多年,对于长护险将在我市进一步铺开,他表示已期待多年。

“长护险不仅能减轻家庭照料经济负担,对养老机构和养老行业来说,意义也很大。”刘光辉说,一方面,长护险实施后,能激发机构争创长护险定点机构的热情,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长护险的实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促使更多社会力量及创业者瞄准养老护理产业。

刘光辉关注长护险多年,特别是义乌市长护险试点后,曾多次到当地走访调研。他发现,在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并存的情况下,选择到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不足20%,基于此,他希望合理调整在不同养老模式下长护险基金的支付标准。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参保群众尽快享受长护险待遇,市医保局还将陆续出台长护险实施细则、长护险失能等级评估细则、长护险定点机构准入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

关于医保缴费

你关心的在这里

“你好,请问有什么帮助?”“可以通过浙里办App办理。”这两天,在“金惠保”(大病保险)热线咨询服务区,12393、4000579222电话声响个不停,12名接线员没有停歇。自11月22日,市区202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长护险、“金惠保”缴费工作开始起,服务热线平均每天接1100个来电,为市民详细解答关于缴费的问题。

市医疗保障中心副主任王莹介绍,此次缴费与往年不同的是,长护险与城乡居民医保开展同步保费征缴,打电话咨询长护险的市民占比不少。“很多市民认真研究相关政策,得知长护险参保人群需要进行失能等级评估,大家迫切期望评估标准早日出台,符合标准的参保人群能早日享受长护险政策。”

王莹说,市民提的问题很具体、个性化很强,他们会定期收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整理成问答,做好缴费政策的二次宣传,也会把市民的期盼提交给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缴费流程等。“医保政策和缴费流程在金华医保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等线上平台进行推送,市民可以浏览获取相关资讯。”

为更好地帮助市民了解2025年度医保缴纳政策,我们收集了近期服务热线接到频次较多的3个问题,进行统一解答。

问:首次参保基本医保如何缴费?

答:首次参保人员可在手机上进行操作。登录浙里办App→搜索“浙里医保”→选择“我要参保”→点击“城乡居民参保登记”模块办理。如需现场办理,参保人员要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前往属地乡镇(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外来人员可凭居住证办理参保登记。

问:“金惠保”如何参保、缴费?

答:“金惠保”未缴纳和缴纳未满3份的参保人员,登录浙里办App→搜索“浙里医保”→选择“浙里惠民保”→点击“切换城市”→选择“金华”→“我要投保”进行选择或增加份数。打开浙里办App或支付宝App或微信App→搜索“浙江税务社保缴费”,可为自己或他人进行缴费。

问:如何用个账家庭共济支付基本医保?

答:职工历年个人账户余额可用于支付近亲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费。第一步先绑定家庭共济。通过浙里办App搜索“浙里医保”→点击“我要备案”→点击“历年账户家庭共济”→点击“共济备案”完成家庭共济绑定;第二步通过税务缴费平台进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通过浙里办App或支付宝App或微信App搜索“浙江税务社保缴费”,选择“我帮他人缴”“添加人员信息”→选择对应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待缴费明细→选择支付方式“近亲属医保个人账户代缴”。

守好“看病钱”

减少医保基金“跑冒滴漏”

医保基金是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医疗保障制度健康持续发展。但近年来,我市部分医疗机构在利益驱动下,门诊虚开处方、药店空刷医保卡套取医保基金、将保健品等串换为医保药品等虚假购药行为,严重损害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6月25日,磐安县医疗保障局执法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该县某基层医疗机构于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期间,存在非肿瘤病人“彩超常规检查、浅表器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两个部位收费,将非结核、贫血、恶性肿瘤及肝炎患者的腺苷脱氨酶测定费用纳入医保结算,同时收取C-反应蛋白测定(CRP)与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两项项目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共计确认违规数量2371人次,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金额12042.59元。

依照《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三项、第六项等规定,相关部门责令磐安县某基层医疗机构退回医疗保障基金损失金额12042.59元;处以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金额一倍的罚款12042.59元。

今年3月13日,东阳市医疗保障局执法人员在核查线索时发现,吕某兰涉嫌使用他人医疗保障凭证冒名就医。经查,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吕某兰以姐姐吕某光的名义,在东阳市某医院3次冒名就医,并使用其医疗保障凭证结算,共产生医疗费用28633.86元,其中医疗保障基金支出17711.14元、补充保险资金(“金惠保”)支出1943.66元。

吕某兰今年5月19日退回损失的医疗保障基金和补充保险资金共计19654.8元。东阳市医疗保障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规定,将吕某兰涉嫌欺诈骗保案件线索移送公安机关。今年6月19日,东阳市公安部门立案侦查。

市医保局基金监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一些案件可以看出,少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未严格遵守医保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损害群众利益;部分参保人员法律意识薄弱,对医保领域欺诈骗保行为的法律后果认识不清,导致恶果发生。医保基金使用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接下来,医保部门将进一步开展普法宣传,提高从业人员和群众对医保基金的认识,坚决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守好医保基金安全。